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4年11月08日 15:55
【字号: 】【打印
索引号: 011158671/2024-30862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古驿镇 公开日期: 2024-11-08
标题: 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襄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襄州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是指导襄州区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襄州区加快“一心四区”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外部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务实拼搏、真抓实干,“十三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区三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三五”时期,通过抢抓国家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以主城区为核心,以两翼地区、重点镇、特色镇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城镇体系,“一主两翼多极”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初步形成。全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201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33亿元,同比增长8.3%,是“十二五”末的1.38倍,“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增长8.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88亿元,同比增长12.5%,是“十二五”末的1.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2.5%。2017年县域经济排名全省一类县(市、区)第五位,2018年排名第三位,2019年保持全省第三位。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扩能升级。到2020年,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初步形成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畜禽加工、滨水休闲、居住生活和生产服务等六大功能板块,各类企业总数达448家,生产总值达93亿元,实现税收6000多万元。“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全面完成,“四横五纵”路网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园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发展。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以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且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左右。襄阳乾通物流配送中心、襄阳新发地百应物流园、襄阳物流信息中心等物流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全区物流企业达到276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7家,形成一大批以光彩物流、东风合运、国储物流、新发地百应物流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到2019年,全区A级物流企业达40家,实现社会物流总收入72.5亿元,产业增加值1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和6.6%。纺织服装产业巩固提升。以建设高水平、高品位的纺织服装产业为重点,持续提升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地位,实现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增量。2019年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22亿元,入驻纺织服装企业18家,其中投产企业16家,在建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9家,以际华3542、新国缘棉纺、九天纺织等企业为龙头,基本形成汉江流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时期,全区坚持竞进提质、速效兼取,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3.87:44.96:41.17,较2015年的16.67:49.82:33.51更加合理。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区围绕“一区三中心”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平稳发展,新兴产业提速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加速推进,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区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为引领,以“万企万亿”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通过引智强基和技改升级,加快智能化工厂建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新能源产业。长源东谷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智能化工厂示范企业”,长源东谷、新国缘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被评为市级智能化工厂示范企业。威能达公司、湖北九阳防水公司、鲁花公司等企业被评为市级数字化生产线示范企业。协合峪山风电公司利用风能,已发展成为年发电量过亿度的清洁能源生产企业。2020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3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达30个。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围绕建设“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畜产品供给基地”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全区坚守耕地红线,完成14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工作。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11.30万亩,粮食总产量127.28万吨,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1家,农机“三率”水平达到99%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91%。服务业支撑作用更加彰显,通过抢抓襄阳市政府整体迁移东津新区和高铁时代来临的重大机遇,全区不断培育和挖掘新消费增长点,生活性服务与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实现量质齐升。“十三五”时期,民发广场、时代天街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先后建成营业,好邻居超市、永辉超市、武商超市、华夏国际影院、美年大健康、乐康和邦、苏宁电器等300多家知名商家入驻襄州。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成功引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供销E家、邮乐网等知名电商平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项目有序推进,汉江流域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文化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3亿元。

城市面貌加速蝶变。“十三五”时期,西湾路、车站北路、永安南路、客运站南侧道路、时代天街北侧市政道路、林荫路、新发地市政道路、东港路、南纬七路、杨庄路等10条城市主次干道先后建成,“六纵十八横”城市道路骨架构筑完成。航空路、卧龙中路、卧龙东路、八一路、财源路、红星路、育红路等7条主次干道完成综合改造,共计整治背街小巷55条,打通断头路4条,多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城区亮化工程基本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管廊系统加快建设,城市防涝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促进城市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涵养。城市绿化工程全面实施,共计完成城区拆墙透绿工程100处,增加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已达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宜居城市标准。新建及改造标准化菜市场17座,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城镇生活配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购物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完成11个建制镇全域规划,双沟镇入选湖北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以建材、纺织、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的镇级产业园初具雏形,道路、绿化、亮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心集镇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11个镇的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全部启用,19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共计完成11个镇镇域及镇区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工作。乡村振兴初显成效。乡村振兴规划启动实施,11个镇镇域村庄布局规划以及55个示范村、308个一般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完成评审。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工作全力推进。大力实施“五大工程”,规划建设“五大片区”,重点打造“五大产业集群”。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快速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十三五”期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共计新建通村公路107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黄龙方岗桥、黄集陶庄桥建成通车,316省道程河唐河特大桥、朱集白河特大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双沟刘大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黄集毛岗村等14个村被评为省级“文明示范村”,程河曹河村等7个村被列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加强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全面推广。坚持目标导向,燃煤锅炉淘汰转型步伐加快,企业绿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强化。“十三五”期间,武钢襄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主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80万吨,襄阳玉龙投资有限公司4座中频炉先后关停,减少钢铁产能50万吨,襄阳华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关停普泡生产线6条和玻璃窑炉1座,减少普泡产能4000万支。碧水蓝天净土工程深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稳步推进,重点企业及沿江环境得到严格监管,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2020年1-9月,襄州区PM10均值58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降幅31%;PM2.5均值44微克/立方米,同比减少22.8%;优良天数209天,优良天数比例81.6%,同比增加16.2%。小清河清河店、唐白河张湾2个断面水质均值达标,各项污染物指数持续改善。

民生保障得到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一网覆盖、一次办结”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完成,“我选湖北”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持续实施,“双创”服务工作有力支持创新创业。“十三五”期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474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70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551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3笔,贷款金额6969万元。累计新增创业4197人,创业带动就业7481人。累计完成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4195人,培训补贴金额达1663.39万元,2020年上半年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83%以下。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襄州区社会福利院和颐和养老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全区备案设立社会养老机构达30家。全区80岁以上的老人高龄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孤儿生活经费发放政策得到严格落实,“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启动实施,托幼服务机构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改造棚户区住房9578套,基本建成6200套,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57户,共计51.86万元,一大批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住房与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医疗卫计水平全面进步。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普通高中实现多样化特色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襄州四中等3所学校入选“2019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襄州二中荣获“全市2018-2019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健康襄州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完成190家村卫生室配套设施建设,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全面达标,“十三五”期间,襄州区被列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省级试点”。脱贫攻坚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扎实推进“七个聚焦”,脱贫质效显著提升。2020年,全区累计完成6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20787户58951人脱贫退出的攻坚任务。文化襄州建设卓有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区13个文化站均规范设置“三室一厅一场”,各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每年举办“好风日大家唱”等系列活动不少于12场,每年举办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系列巡演活动不少于300场,村(社区)群众自发组建的民间文艺团队多达240多个。鹿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正在加速推进4A级旅游景区基础建设工作。鹿门山风景区、红水河度假区等龙头景区、度假区精品化开发工作正在加快实施。凤凰咀遗址成功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列省级文化遗址公园,武汉大学湖北襄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成功揭牌。凤凰咀遗址公园、张集徐窝红色旅游等核心旅游景点正在加快建设。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改革攻坚步伐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妥推进,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得到优化。“1550+90”改革目标全面落实,“多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模式全面推行,工业园区区域性统一评价已经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均取得显著成效。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有政府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编制范围,统筹安排“四本预算”,建立健全全口径预算体系。除涉密部门外的所有财政拨款部门均已纳入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力度持续加大,绩效评价范围继续扩大,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不断健全,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明显提升。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定并实施《襄州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工作方案》,逐步建立起举借有度、化解有方、管理有序、监控有力的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强化偿债主体的偿债责任,严把政府举债融资关口,切实做到“划清边线、划清门线、划好制度和规矩双黄线”;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把项目审批准入关、前期论证关,杜绝无资金来源项目,审减非必要投资,违规违法、变相举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创新。平安襄州建设不断深化。严格执行平安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第一责任。构建“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治安中心户长)”四级构架,以“雪亮工程”建设为重点,充实人防、巩固物防、拓展技防、实施心防。深入开展“平安细胞工程”“平安法治建设”等活动,建立浩然广场法治主题广场和未成年人禁毒教育基地。重大风险防线持续强化。常态化开展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大排查、大走访”行动,信息收集、服务管理和教育转化工作全面加强,对梳理出的涉军、涉教、涉卫、涉房等11类52个群体228名重点人员,逐一落实服务管理和包保稳控措施。2019年以来,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117起,查处邪教窝点3个,取缔非法聚会点4个。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共办理涉黑案件2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44个,全区立案查处涉黑、贪腐、黄赌毒的“保护伞”共计49人,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累计清理农村集体资金4.9亿元、集体资产18.8亿元、集体资源33.1万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全面深化现代文明理念。全面落实《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团队248支,实名注册志愿者78488名。深化文明创建活动,415个村(社区)已实现红白理事会、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全覆盖。

“十三五”时期,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支撑性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襄州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日益强劲,发展环境日臻完善,在全市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为“十四五”时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总体上有五大基本判断:一是进入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二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三是进入产业升级的加速期,四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五是进入生态建设的关键期,总体看来,襄州区面临着育新机、开新局的诸多有利条件,具体来说: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世界经济重心、政治格局加快调整,世界秩序加剧演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明显提升。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出,风险日益加剧,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更新,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性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产业链、价值链等领域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襄州区应当顺时应势、精准识变、科学应变,在变化中谋机遇,努力将战略新机遇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从国内看,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形势总体有利。国家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两新一重”等抓“六保”、促“六稳”系列措施相继出台,建设国内强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力度持续加大,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加速实施,特别是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一揽子政策加快落地,为襄阳市及襄州区带来难得的发展窗口期。市委实施“一极两中心”发展战略,强化了襄州区肩负襄阳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进一步提升了襄州区在全市发展格局和产业布局中的功能性支撑地位。

从区域看,襄阳市已入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立足物流产业放眼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将成为襄阳市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襄州区物流产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在全市的物流枢纽核心地位更加凸显。以物流产业为先导,以经济中心转移为契机,襄州区融入襄阳市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将为襄州区发展带来更多新动能,未来襄州区将逐步成为襄阳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尽管面临多重机遇,但当前襄州区的最大实际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加快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稳增长提质效任务艰巨。襄州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综合实力、发展质效有待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速冻”全球经济,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预期下降,企业扩大再生产趋向保守谨慎,实体经济遭受较大冲击。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冲击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襄州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产业结构和规模效益亟待提升,传统农业大区的现状仍有待改善,农业由大转强任务艰巨。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高能耗企业转型面临较大挑战。服务业占比仍有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增长乏力。产业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品牌辐射力不强,三次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及产品大多尚未占据价值链高端位置,高精尖产品少,精品名牌少,质量效益不高,科学技术实力较弱,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竞争力亟待提升。

城市功能存在短板。城乡建设规划体系不完善,主城区控制性规划未实现全覆盖,镇域规划整体水平不高、乡村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城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地下管网陈旧、功能薄弱,绿化整体水平不高;建制镇建设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大多数镇污水管网配建标准低、水平差,未设置污水处理厂。城乡轻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主城区数字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镇区执法管理难以落实,违法建设比较普遍,脏乱差等问题突出。

深化改革开放任重道远。与发达地区相比,襄州区在开放理念、开放力度、开放速度、开放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等领域的改革不够深入,破解制约开放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创新性、探索性改革不多,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机制尚未健全,面临着核心技术“卡脖子”挑战。“放管服”等重要改革部署落实不够到位,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尚未形成。经济外向度不高,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骨干企业、优秀产品仍显不足。

民生保障体系仍需完善。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和防止返贫任重道远,公共服务水平及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所需所盼仍有差距。教育均等化水平不高,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大班额”现象突出。医疗健康事业改革任务繁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亟待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有待加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贫困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专业技能人才短缺。社会治理水平仍需提升,社会稳定、公共安全、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还不同程度存在,应急管理能力亟待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尚待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安全等矛盾交织叠加,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5.02%,是中心城区生态屏障的最大短板。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监管能力有待加强,减量化增长和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污染等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部分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存在反弹风险,持续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任务艰巨。

“十四五”时期,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蓄积势能迸发期、区域治理提升期,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站在新的起点上,襄州区应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强化使命担当,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中共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以及到二○三五年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展望二○三五年,襄州区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跑者。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度跃升,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成特色鲜明、结链成群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流通体系支撑有力,区域性市场枢纽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安全发展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居环境更为宜居,公共服务更为均等,成为全国同类城市区域治理示范标杆。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开好局、起好步。围绕湖北“打造在中部崛起重要动力源”、襄阳“建成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一心四区”目标为引领,以提质城市功能、打造物流枢纽、引领产业升级、实施乡村振兴、坚持绿色发展为路径,争取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襄阳发展新亮点,在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的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重点把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完善各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广聚人才第一资源,加强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创新创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改革,促进市场运行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行政服务效率全面提高,经济活力、发展动力、制度张力充分显现。坚持更高质量“引进来”、更大力度“走出去”,促进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防治结合的环境保护体系、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体系、多元共治的生态制度体系,筑牢生态防线、守好环保底线,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

坚持安全高效治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政治安全、生命安全、产业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各项安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确保社会整体面、经济基本盘、群众预期度持续向好、稳步提升。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主要目标

以“现代城乡、品质城市、宜居城区”为发展方略,以“融入主城区、成为主城区、做强主城区”为发展战略,以“有的更新、有序更新、有机更新”为发展策略,按照“一体两带三组团”的区域发展布局,突出巩固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功能两大主线,打造产业融合、“四化同步”的示范区。到2025年,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跨入“千亿级俱乐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1:44:45;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整体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力争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构筑“骨架明晰、功能匹配、绿染古渡,彩画襄州”优美城市画卷,着力建设现代化“一心四区”新襄州:

襄阳产业和功能提质重心。以襄州主城区为主体,坚持在城市功能、城市面貌、城市品质上求提升、谋发展。抓好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便捷城市、平安城市、幸福城市建设,强化新基建与数智化建设对城市功能提升的支撑作用,发挥高效、智能、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对城市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实现能源供给与应急设施体系建设对城市韧性提升的保障作用,突出空间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魅力提升的承载作用,发扬文化事业与价值体系建设对城市活力提升的涵养作用,在服务体系、消费能级、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引领襄阳高质量发展。坚持“紧盯前沿、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依托襄州经济开发区和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主动承担襄阳市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建设智能纺织印染、轨道交通运维、智能装备制造、绿色新材料、消费电子、机电汽配、医用及应急物资、临空经济产业等8大产业集群。强化数字牵引和绿色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重心。

襄十随神城市群产业升级引领区。顺应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新形势,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贸易生态系统,推动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部流通顺畅、集成共享,提升产业集群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构建产业垂直整合、多元融合态势和块状布局、交替领先发展新格局,成为区域内产业转型发展引领区、示范区,切实增强襄州在襄十随神城市群开放合作中的战略引擎作用。

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样板区。依托农业基础优势,按照多主体参与、多资源融合、多功能开发的思路,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以襄阳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为载体,积极培育、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拓展正大襄阳产业链、盼盼全系列产品产业链、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三大产业链条”,培植壮大畜禽水产品加工、粮油精深加工、休闲食品加工、饲料精深加工和传统特色名牌加工五大产业,建设国家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聚焦农村“两基”体系构建,补齐农村“两基”短板。优化村庄布局,推进农村特色化建设,打造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乡村。通过“示范创建、经验推广”等方式,着力建设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样板区。

襄阳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点承载区。紧抓襄阳入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浩吉铁路湖北分公司落户襄州机遇,依托浩吉铁路和襄州北站,建设襄州物流小镇。以316国道沿线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为基础,紧盯中欧班列始发站,建成以大宗货物集散和集装箱码头为目标的多式联运大格局,建设襄阳国际陆地港。以唐白河疏浚工程、“一江两河”整治工程、水系联通工程为抓手,增强通航能力,建设赵寨码头,打造航运小镇,构筑“一江两河”景观长卷。依托刘集机场、福银高速、二广高速、机场路、新316国道、207国道、217省道等城市快速运输网络,发展新型物流服务业,释放物流产业的经济潜力,打造襄阳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点承载区。

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着力建设绿色襄州,大力实施以鄂北生态防护林工程、国家储备林工程等为重点的“绿满襄州”再提升行动,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打造宜居城区,全面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城区河岸线保护利用及水生态保护(“一江两河”治理)项目为抓手,统筹打造区域内河流美丽岸线和绿道系统。守护“美丽汉江”,建立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畜禽粪污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国土全域综合整治。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主体功能优化、山水特色突出、城乡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第二章  塑造产业发展新体系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立足实体经济,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推进先进制造业“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拓展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链条”,培植壮大五大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建设襄十随神城市群产业升级引领区、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样板区、襄阳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重点承载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更优效率集聚和配置要素资源,增强对接国际、服务全国、带动区域的能力,牢固现代农业优势、升级先进制造业体系、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三产融合、协同发展、量质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能力,补齐补强制造业产业链,推动制造业企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襄州区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围绕襄阳市打造国家先进制造汽车产业集群目标,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发动机配件生产基地,助力襄阳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襄阳市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及检测装备生产等配套产业发展,延伸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服务链。以智能装备、轨道交通、临空经济产业为重点,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基地。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围绕襄阳市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创建和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作重点,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制造业减量化增长引领区。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单位GDP地耗、能耗等资源利用率指标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跟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供应链提质增量、服务升级、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整体提升产业体系竞争能力、全面增强城市集聚效能为重点,推动服务业规模化、融合化、专业化发展,全面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优先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地,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化物流中心,构建绿色物流、智慧物流、工业供应链、商贸供应链、国际跨境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城乡一体化共同配送网络体系,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强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支撑作用,促进电子商务与商品零售、商务贸易、物流运输、快递快运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电子商务助推农产品、工业品跨境贸易新格局。依托襄州田园城市特色,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策划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打造襄州田园旅游新名片。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重点提升健康养老、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规模,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新亮点。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5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5%。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强基础、强产业、强主体、强动能、强质效、美乡村“五强一美”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注重农业特色化发展,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化发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

第二节  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按照“集聚发展、轴线带动”的城镇发展思路,根据襄州各区域区位特点及发展潜力,统筹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持续优化空间体系、功能形态,积极构建“一体两带三组团”的区域发展布局,形成区域串联组群、互促互补。

突出“一体”带动。充分发挥城区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充实提升城区商圈业态能级,提升城区核心服务功能,增强襄州区吸纳人口、产业、资金的能力,推进襄州城区提档升级。加快与既有城区的一体化,主动融合、借力发展,推进与樊城、高新、东津等其他城区的交通连接,加快迁建改造步伐,丰富和完善特色街区、生产办公区、生活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培育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推进人居环境优化、治理水平提升,增强对二、三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

做强“两带”驱动。以伙牌镇、古驿镇、经开区经济带和双沟镇、张家集镇、襄阳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带为“两轮”,依托区域内特色工业园区,培育襄州产业发展增长极和城乡融合联结点,做强襄州高质量发展的“两轮”支撑。伙牌镇、古驿镇、经开区经济带,作为工业装备制造的主要集聚地,依托毗邻高新区、自贸区襄阳片区和浩吉铁路等优势,主要发展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生产物流等产业;双沟镇、张家集镇,依托襄阳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中泰产业园,主要发展绿色新材料、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原材料和产品物流等产业,打造成为区域东翼综合体。

注重“组团”联动。按照块状发展、协调联动的原则,推农业特色镇组团发展、抱团发展,构建襄北片区(龙王镇、石镇和黄集镇)、襄东北区(朱集镇、程河镇)、襄东南片区(黄龙镇、峪山镇和鹿门风景区)的“三大组团”,以特色农业、旅游休闲产业、生态农业为重点,做优特色产业、做强块状经济,形成功能互补、协同联动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襄阳乃至“襄十随神”的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的供应基地和乡村宜居宜游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根据“一体两带三组团”的区域发展布局,细化、优化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布局。

现代农业: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思想为指导,形成“三区一体一公园”空间发展布局。“三区”即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和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其中,现代农业示范区划分为“一核四基地”,即以双沟镇陶王岗村农谷大道至张家集镇沿线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生态林果、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四大基地。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以建设百万亩高产农田为目标,形成“小麦-水稻连作生产区”和“小麦-玉米连作生产区”两大优质粮食产业区,其中,“小麦-水稻连作生产区”主要包括龙王、石桥、黄龙、峪山、张家集等镇,“小麦-玉米连作生产区”主要包括双沟、张家集、朱集、程河、古驿、黄集、龙王、石桥、伙牌等镇。城郊都市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水果、花卉和休闲农业等高效产业,适度发展畜禽水产业,进一步挖掘农业在科普教育、田园情趣、休闲体验、餐饮娱乐等领域的功能,主要围绕峪山、黄龙、双沟、古驿、黄集、伙牌、张家集等建制镇布局。“一体”即打造田园综合体。依托鹿门风景区和苏岭山社区,发展农业、文旅、地产三大产业,打造鹿门田园综合体,共分为银发休养区、农艺体验区、服务观光区、田园养生区四个功能区。“一公园”即建设襄阳都市农业公园。重点在朱集、双沟、张家集三镇分别建设河套地区特色村庄群落型农业公司和现代化观光型农业公园。

现代制造业:以“全面创新、绿色生态、产城融合、集约集聚”思想为指导,形成“四心一区一基地”产业空间布局。“四心”分别为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中心、智能装备制造中心、汽配及机电工业中心及纺织服装产业中心。“一区”即汉江流域生物产业拓展培育区,在古驿建设襄州生物产业园区,重点引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渗透辐射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农业等产业。“一  基地”即依托襄州绿色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汉江流域新材料技术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壮大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业:以“协同拓展、培育核心、发展总部、辐射周边”思想为指导,形成“三园一旅游”空间发展布局。“三园”即以襄阳国际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物流园,以襄州经济开发区起步区及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为载体的总部经济园,以襄阳国际物流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国邦创新创业示范园、新发地农批城为载体的电子商务园。“一旅游”即大力发展襄州旅游产业。打造“一心两核两带三区多点”的旅游发展格局,“一心”即襄州旅游集散中心;“两核”即鹿门诗山文化旅游核、凤凰咀遗址文化旅游核;“两带”分别是小清河湿地风光带、唐白河乡村风光带;“三区”分别是襄西北水利生态旅游区、襄东北现代农业旅游区、襄东南红色文化旅游区。

第三节  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业态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合创新,破除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瓶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形式,催生产业新业态。

积极发展制造业新型业态。以制造业“双创”平台、“千企上云”工程、工业互联网建设和5G应用为契机,以襄州区装备制造、纺织印染等优势产业为基础,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采取“科技升级制造、制造催生科技”的循环发展模式,吸引智能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工业设计、虚拟仿真、在线检测、核心零部件研发等与制造业高度关联的新技术新业态集聚襄州,打造襄阳市智能制造先行区。

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争创三产融合试点示范县。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扩大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创新“互联网+农业”业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大数据驱动的农村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托管、半托管农业,创新农业生产多元主体。

加快发展共享经济。顺应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新特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灵活就业、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推进共享经济成为居民消费新亮点。拓展共享经济新领域,重点支持快递物流、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媒体创意、租赁服务等领域整合利用分散闲置资源,推动共享经济快速壮大,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共享经济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共享经济领域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探索共享经济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创新互联网业务监管手段,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互联网共享平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研究完善适应共享经济特点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措施及税收征管措施,为共享经济提供发展动力和制度保障。


第三章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增强转型发展硬支撑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5G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构建高端高附加值、技术先进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打造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发展引领区。

    第一节  智能制造业

智能装备制造。以轨道交通、无人驾驶为主要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国铁机电、时瑞达等龙头企业以及中车交通等重大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轨道交通运维。以国铁机电、中车洛阳机车襄阳公司、时瑞达、威能达等企业为核心,以现有动车组、城轨车辆、内燃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为重点,壮大龙头企业,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引进轨道工程、隧道工程领域的工程装备企业以及通信系统、信号与控制系统领域智能化系统制造企业,紧盯价值链高端环节,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大襄州轨道运维产品制造的区域影响力,打造集研发、设计、工程、服务为一体的汉江流域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创新与服务基地。

智能农机装备。以东风井关智能农机研发为龙头,重点发展无级变速大型拖拉机、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精量低污染大型自走式施药机械、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加工设备、健康养殖智能化装备等智能农机装备产品,提升重型柴油机、无级变速、电控技术、液压驱动和动植物对象识别与监控系统等设备关键零部件效能和可靠性。推动数字工业技术应用,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有机结合,推动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

智能纺织印染。以际华智能纺织印染生态工业园为载体,调整优化纺织产品结构,加快补齐印染、针织短板,延伸无纺布产业链,形成集印染、服装、家纺于一体的高附加值生产链,带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智能纺织发展示范区。以终端消费为导向,推动形成集前期整理、中期设计、后期加工、仓储物流、批发销售于一体的纺织服装产销链。扩大发展高端定制纺织品、服装成衣、工业纺织品等相关板块,创新研发特种纱线、特宽幅高支高密家纺、特种功能性服装面料,打造区域知名纺织消费品牌。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及订单渠道,形成纺织、印染、服装、交易市场集中发展的纺织服装产业新格局。争取到2025年,纺织服装产业园实现产值达到323亿元。

第二节  优势制造业

机电汽配。加强与高新区的产业协作关系,依托长源东谷国六发动机核心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国内最大的发动机部件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专用车辆与零部件制造,引导专用车辆与零部件产业对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零配件市场。加快提升专用车辆与零部件企业综合创新能力,面向车联网等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企业向智能化、低碳化领域发展,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实现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零部件“自主研发+绿色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以机电器材制造为抓手,重点发展专用车辆与零部件制造,同步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材开发等产业链上游环节。到2025年,实现机电汽配产业产值330亿元。

医用防疫物资。依托国控创服、鼎新医疗、民康药业产业园及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围绕物资采购系统、临床支持系统、综合保障系统三大系统,打造医院感染控制服务中心、医学工程智慧服务中心、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中心、医疗护理中心、医院能源智慧管理中心、物联网智慧管理中心、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中心七大中心,建设华中地区功能齐备、技术领先的公共卫生智慧服务基地和全国医用纺织品应急仓储基地。全力打造防疫物资领域全产业链,培育以防护用品、医用物资主要原料及消杀用品、检验检测用品制造为核心的生产服务型产业集群。建立医用防疫物资交易展销平台,打造医用防疫物资一站式供应链采购平台,构建防疫物资产展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到2025年,实现医用防疫物资产业产值10亿元。

临空经济产业。以襄阳市沿唐白河两侧规划临空经济产业园为契机,以通用航空为发展方向,以蔚蓝航校为依托,大力发展航空器运营维护等通用航空产业,建设襄阳通用航空产业园。

工程机械装备。以忠良工程机械公司、中力天工程机械、时瑞达、威能达、能翼机械为基础,发展矿山机械、石化通用装备、环保机械等。以矿物绿色低碳处理为目标,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矿山机械,实现重大装备高端成套,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发展输变电等高端电力设备及水治理、空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等环保装备,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行动。到2025年,实现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产值350亿元。

    第三节  新兴制造业

消费电子产业。以博柯莱智能科技产业园为基础,积极承接大湾区电子产业转移,面向娱乐、运动、医疗、养老、安全监测等领域智能电子终端应用新需求,把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促进智能人机交互、短距离实时无线通信、设备低功耗与微型化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积极开发智能穿戴、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导航终端等智能终端设备。

新材料。依托襄阳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城市网络钢厂、精密铸造、3D制造模等产业基础提升新材料。重点发展玻璃、建筑、装饰等三类新材料。包括高品质特殊钢、汽车用玻璃、竹纤维、纳米纺织面料、绿色高聚物防水卷材。围绕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重点方向,推动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和精准发力,促进襄州成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实现产值30亿元。


第四章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集聚产业升级新动能

    第一节  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转变。重点推进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现代商贸、数字产业等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服务业规模,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现代物流。以国际陆地港及物流小镇、赵寨码头、航运小镇等项目为依托,构建公铁水联运物流大格局。依托浩吉铁路襄州北站,建设襄阳(襄州)国际陆地港,充分发挥襄州北站铁路专用线、场站和管理自主经营权的优势,建设一批“公铁水联运”项目,打造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现代化铁路、公路、航运物流基地。以物流小镇为依托,以襄州光彩物流园区为基础,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物流网络和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联结效应,建设综合性物流运营平台;以襄阳自贸片区8条国际货运班列和“无水港”为依托,建设襄阳外贸服务物流园;以刘集机场为依托,配合启动刘岗货场、郜营车站改扩建等工程,带动空港物流提速发展。依托福银高速,串联襄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带,推进综合物流体系建设,优化襄州推进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立足襄阳、辐射汉江、面向全国的“物流信息港”,构建襄州区地陆港、临空港、信息港“三港”联动开放新格局。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进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步伐。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和连锁分销,鼓励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线上展销、经纪人代理等多元化交易方式。大力实施“引企入园、划行归市”工程。发挥襄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引入快递快运分拨、长途干线运输、“第四方物流”、汽车制造上下游供应链领域的品牌物流企业,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形成物流企业集聚区和物流资源富集区。发挥洪山头片区城市核心区、集散便利优势,引进与居民消费相关的流通品牌企业、快递快运城市配送企业入驻,引导物流企业建设区域分拣中心、社区配送站点,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配送体系。发挥中车物流园土地面积优势,提升物流资源吸附能力,积极向综合物流园区方向发展。发挥襄东片区(双沟)农产品产销资源丰富优势,引导农产品流通、农业制成品运输、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加强供应链强链补链,打造“互联网+高效物流”的襄州模式。

数字产业。以数据为核心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项目落地,加快数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农业、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共享与开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在智慧物流、智慧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智慧物流体系,发展大型综合性智慧物流园区。加快培育无车承运人主体,引导企业建设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发挥核心物流企业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全面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

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以第三方检验检测及研发、轨道交通通用装备维保等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蔚蓝航校、区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建设通用航空、轨道交通、特种装备等实用型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服务。

    第二节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抢抓市政府东迁机遇,大力发展康养医疗、会务接待、商务会展、购物休闲等产业,实现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以奥特莱斯等为重点,培育和挖掘新消费增长点,打造区域性生活用品消费中心。以双沟、黄集、峪山等镇区域性养老中心项目为示范,引进社会资本共建,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打造集康复治疗、休闲娱乐、健康体检、旅游养老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区,构筑区域医养典范。

现代商贸。提质升级都市商圈,构建区域消费“百花齐放”新格局。以民发商圈、云湾商圈、时代天街商圈、火车站商圈为基础,沿航空路、钻石大道二大轴线,坚持新建培育与改造提升并举,推进集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专业市场、星级酒店、餐饮美食、文化旅游、金融信息、商务办公于一体的核心商圈建设,成为拉动内需结构升级与空间优化、释放新型消费潜力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社区商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开拓社区服务,发展集商品预购、网购线下体验、智能快递柜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渠道社区商业。提升农村商业发展层级,鼓励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农村市场 ,构建以城区配送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打通农村商业“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商贸领域的应用,加快培育“智慧商店”“智慧商圈”和“智慧流通”。积极吸引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苏宁易购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以及海尔、可口可乐、康师傅等城市快速消费品制造业企业在襄州建立“电商物流配送基地”,创建区域性电子商务和快速消费品配送和分拨中心。继续加大菜市场等民生工程建设投入,根据城区和各镇人口分布和需求,合理规划、布局、建设标准化、智慧化菜市场,满足城乡居民购物生活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美观、舒适、高端、便利的购物生活场所。

休闲旅游。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区域短假休闲首选地。进一步塑造“一心两核两带三区多点”的旅游发展格局,构建多元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鹿门山田园综合体、工业文化游、张湾老街仿古街等项目,为襄阳市民提供周边游、周末游基地。以凤凰咀、红水河、排子河水库、排子河渡槽旅游资源为依托,在龙王黄集石桥片区打造新型的乡村旅游度假区;以文化节、双沟特色小吃、埠口商埠文化等特色资源为依托,在朱集、程河打造夹河套特色小吃精品旅游线路;以黄龙冬桃、黄梨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在襄东片区打造独具特色的观花采摘农业示范区。扶持文化旅游业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培育旅游食品、工艺品、日用品、保健品等系列旅游产品,创新策划一批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文化娱乐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消费服务。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重点完善鹿门风景区基础设施,完成鹿门寺旅游道路建设,提升景区服务功能,扎实推进5A级景区建设。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大力发展智慧旅游项目,构建全区智慧旅游体系,完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4-1“一心两核两带三区多点”旅游发展格局

“一心”:襄州旅游集散中心。

“两核”:鹿门诗山文化旅游核和凤凰咀遗址文化旅游核。

“两带”:小清河湿地风光带和唐白河乡村风光带

“三区”:襄西北水利生态旅游区、襄东北现代农业旅游区、襄东南红色文化旅游区。

健康养老。发展多类型多层次养老服务,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打造集康复治疗、休闲娱乐、健康体检、旅游养老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功能区,形成区域医养典范。

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促进管理规范。鼓励房地产企业深入城乡接合部,进入乡村,参与新型居住区、农业公园和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推动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做好产业配套服务,积极发展物流、养老、旅游等功能性地产。

第三节  加快补强现代服务业短板

金融服务。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辐射功能,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科技服务。壮大特色研发设计业如引进装备制造研发中心,重点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组建新型科技服务机构,加强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区域重要的科技服务业基地。

信息服务。围绕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等关键环节,围绕中小企业成长、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重点工作,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管理领域的全面应用。

电子商务。鼓励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推进国邦车世界、光彩大市场、本昌建材城、新发地农批城等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加快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网上购销常态化,普及民生领域电商应用。

服务外包。鼓励提供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咨询服务的商务服务企业在襄州开展广告策划、公共关系管理、资产评估、绩效考核、工程咨询及审计等业务,提升企业发展素质,支持相关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

第五章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第一节  夯实现代农业保障体系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及国家粮食安全。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以建设促保护,大力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耕地的多功能效益。到2025年,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升0.5个等级以上。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始终将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效手段。整体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方面建设,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积极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开展合作,撬动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自愿原则,筹资投劳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10个镇、72.5万亩高标农田建设规划任务。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襄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华中农业大学襄阳院区实验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引进、消化、吸收现代农业新技术、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模式,提升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提升农业装备应用水平。充分依托襄州光彩农机大市场优势,加快农机装备更新、优化和升级换代步伐,提高全区农机化水平。突出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林牧副渔大农业机械化。着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完善农业信息采集发布标准和制度,定期收集、预测、处理、发布各种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等信息,通过信息服务将农民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动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现代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等智慧农业技术。

完善农业推广体系。稳定加强区、镇、村农技推广队伍,并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对接,从事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科研活动和科技推广。健全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秸秆回收、粮食烘干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农业公益性服务。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依托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建设中国何岗乡村建设研究院,认真遴选培育对象,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培训条件和能力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跟踪人才发展;以阳光工程等新型农民培训平台为重点,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免费培训家庭农场经营者,鼓励家庭农场主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加强对青年农民的农业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推进农民从身份型向职业型、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

    第二节  优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三型”转变。推进畜牧养殖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林果产业。

优化种植业布局。以襄北、襄东为主线,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及高效粮食作物种植区。继续推进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建设,以龙王、石桥、黄龙、峪山、张家集等镇为主区域,稳定水稻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建设,以古驿、黄集、龙王、石桥、伙牌、朱集、程河、双沟等镇为主区域,稳定小麦种植面积16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145万亩以上。以籽粒玉米生产为主品种,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玉米,适度种植鲜食玉米。以古驿、黄集、石桥、伙牌、朱集、程河、双沟、张家集等镇为主区域,稳定玉米种植面积60万亩,单产提高20%以上。重点抓好平原菜用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以双沟、张家集、朱集、程河等镇为主区域,稳定马铃薯基地面积8万亩。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加快选育和筛选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推进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集成配套以深沟高垄全覆膜和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改进,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压减低产低效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稳定优势主产棉区和高产、稳产、高效棉区,优化集成植棉高产栽培技术和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适度发展间作套种西瓜和玉米等高效作物,提高棉田复种指数,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水平和植棉效益。在汉江、唐河、白河、滚河、清河沿岸地区的古驿、伙牌、黄集、朱集、程河、双沟、张家集、峪山等镇,集中建设5.5万亩油菜、22万亩花生、芝麻板块。大力发展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和绿色食品生产。襄州区从东北两个方向半环襄阳市主城区,依托近郊的优势,紧紧盯住市民的餐桌子、菜篮子、果盘子,实现生产地和消费地的无缝对接。加快襄阳牛肉面走出去发展,推动1万农村劳动力通过经营牛肉面馆实现创业就业、稳定转移、脱贫致富。

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一批有特色的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外汇农业和品牌农业基地。发展城郊蔬菜基地。稳定蔬菜生产规模,扩大设施蔬菜生产,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8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5万亩。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优质玉米、无公害马铃薯等绿色高质高效粮食生产基地,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建设高油酸花生等特色作物生产基地。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围绕生猪、禽蛋、肉鸡、肉牛羊等畜禽产品,打造全国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全省畜牧十强区(县、市)、全市畜牧发展率先区。重点推进速生丰产林基地、干鲜果油茶基地、高效经济林基地和园林绿化苗木基地等“四大”林业板块基地建设。培育林业苗木产业、食用菌产业、干鲜果产业、森林旅游产业、速生用材林产业和以杞柳为主的柳编产业等“六大”优势林业产业。

做好种业培育工作。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开展全区作物、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的政策资源支持,实施一批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引进并培育种业龙头企业,优化制种基地和良种繁殖培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培育、繁殖、推广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充分利用好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政策,充分挖掘农产品资源优势,注重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建设,创造优质的市场环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大型领军企业,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依托正大襄阳产业链,筹划建设襄阳中泰产业园;培植壮大以正大、康福达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产业,以鲁花、元大粮油、丰庆源面业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以盼盼食品、郭襄食品、卧龙锅巴为主的休闲食品加工产业,以正大有限、襄阳希望为主的饲料精深加工产业,以孔明菜、程河柳编等传统特色的名牌加工产业。到2025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量力争超过7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超过2.2:1,初步建成千亿级汉江流域农产品加工中心。

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构建一批科技水平高、生产能力强、上下游相互衔接的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粮食、油脂、蔬菜、茶叶、水果、生猪、家禽和水产等产业从育种、种养、加工、副产物利用到仓储物流和销售的全产业链。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着力打造集技术集成、生产示范、辐射带动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依托襄阳建设全国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提升襄州区的农批、农超、农社、农企对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加强品牌创建,促进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企业与本地农业、农产品的联动性。以襄阳进出口公司、志耀生物技术公司为中心的中药材出口基地,以三珍食品公司、开源产业、亿金农业和绿新园公司及程河柳编公司和达贸亚工艺品公司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加快打造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农”字号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第四节  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推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开展示范社认定,建立示范社名录,实行示范社动态监测。支持引导农民组建一批入社农户多、带动面广、服务功能强的联合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大力促进机农一体、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发展,制定完善襄州区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建立和完善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制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全产业链经营,重点引导其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序推动社会资本与土地有效对接,引导土地向种田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农业公司等集中。到2025年,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1500个,其中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0家;家庭农场数量达到600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量超过7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亿元,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50%以上。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多元化发展,增强村集体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折股入社,积极整合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土地等资源。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农业生产性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集体经济组织按要求自主开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土地,在当地建设或异地兴建、购置物业项目。引导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办公用房、学校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探索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与较差的村联合开发物业经济等经营项目。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和经营稳定的工商企业等经济实体。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实体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模式联合开发产业项目。推进有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经济改制,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向股份化、公司化发展。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与联合。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机制,推广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统分结合的合作经营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进行全程代管和部分代管,通过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品牌销售等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引导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民广泛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降低集体经济经营风险。推动村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机构、事务、财务分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发挥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开展市场经营活动,通过合同、章程、协议等方式明确权利义务和责任,严格控制集体经营性资产用于承担经营风险的比例。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活动、投资规模和经营性债务规模加强监控和预警。

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分享更多的增值收益。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小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完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组织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维护小农户权益。

    第五节  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努力打通供应链,推动农产品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引导生产端优化配置生产资源,加速技术和产品创新,按需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库存。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大力培育新型供应链服务企业。加快建设以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襄阳东农副产品市场群。以冷链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产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等网络节点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区标准化农贸市场达到15个,冷链容量达到30万立方。

支持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加强农技、农林、农水、农牧、农资、农机和农产品流通等服务,推进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引导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转变职能,推进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会、涉农企业等各类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依托农民合作社以及其他互助性服务组织,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提升农业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三资”监管与产权交易平台、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平台。到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500家以上。

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引进若干大型知名电商平台,引导本土电商打造襄州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电商主体。支持商务、供销、邮政、电信、移动等部门建设农村电商体系,建设由区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镇街服务站和农村服务点构成的三级农村电商体系。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城乡“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网络,实现区、镇、村三级快递物流电商应用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培育500家以上经营主体,培训电商从业人员4000名以上,实现农产品线上交易额100亿元以上。

    第六节  构建现代农业融合体系

推动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种植业与畜牧业、水产业协调发展。充分挖掘襄州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有实力的农业企业,依托“品牌、创意、工艺”元素,开发富有襄州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性、参与性项目,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带动美食、购物等产业加快发展,壮实襄州旅游后备箱工程。依托不同的区位条件、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扶持建设一批生态良好、基础完善、特色鲜明的旅游示范村和专业村;引导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打造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乡村精品民宿。办好程河柳编文化节、朱集梨花节等节会活动,以节促游,促进“文创”与“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以双沟、张家集、程河等镇为主的都市农业观光带,以张湾、伙牌、黄集等镇(办)为主的休闲农业集中区,以龙王、黄龙、朱集等林果为主的赏花采摘休闲区。通过分区规划、串珠成线、穿线成片、差异发展,打造山水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迹、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生态农业体验四大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强区。到2025年,全区休闲农业与旅游总收入突破30亿元,培育打造15个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创建精品旅游线3条,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5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

    第七节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加强粮食安全形势监测预测,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制定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推进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建设、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夯实筑牢地方粮食安全根基,全力确保襄州粮食安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爱粮节粮活动,使全社会养成居安思危、惜粮如金、节粮成习的良好风尚。

完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加大粮食市场主体培育。持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积极筹划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站点整合。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粮食经纪人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建成以粮食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重点成品粮油批发市场为骨干,商流与物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布局合理、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加快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集仓储服务、综合运输、信息集散等现代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中心。推动储备库散粮运输和接收公铁水联运,实现粮食运输的铁路、公路、水路无缝化连接。积极开拓粮食市场。大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形成更加广泛的合作网络,建立深化产销协作长效机制,扩大外地市场占有率。

加强粮食储备安全保障。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确保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良好、调用高效,夯实粮食调控基础。建立科学规范的粮油管理制度,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加强粮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确保储备粮油质量安全。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改造粮食仓库准低温库和维修危仓老库,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支持储备粮承储企业提升仓房及配套设施水平。加强粮食储藏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确保储备粮安全。强化日常监管,对储量粮库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储量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

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发挥国有企业核心作用,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推进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完善和健全粮食供应网络,科学增加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保障体系。完善应急体系,加强粮油加工、储运、供应的相互衔接,建立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应急供应协调联动机制,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保障粮油市场稳定,合理把握储备粮油轮换时机和节奏,充分发挥政策性粮食在保证供应和稳定市场价格中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提升综合承载力、要素吸引力、辐射带动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城市功能布局、设施配套、环境优化,实现功能协同互补,构建“市区一体、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推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与美丽乡村同步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性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带动襄阳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节  推进襄州与既有主城区一体化发展

积极对接市、区两级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工作,建立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市政基础设施等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统一纳入城区年度城建计划,共绘一幅蓝图、齐守一条生态底线、合织一张城乡空间网络。主动融入市级城市功能体系,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系统、客货运输系统及交通服务系统,扩大城区公共交通一体化覆盖范围。加大水、电、气、热、网统筹共建力度,协同推进供排水、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积极争取公共服务资源向襄州区拓展延伸。坚持协同发展理念,构建深化协作、融合发展的主城区一体化产业体系。在保持襄州区传统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引导襄州区县域经济向都市型经济转型发展。

加速推进峪山、双沟、伙牌建成襄阳市主城区的卫星镇,成为襄阳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引领区。

第二节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体系

紧密对接全市城市功能定位,着眼未来优化设施布局,科学规划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城市有的更新、有序更新、有机更新。精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服务设施升级工程,有序推进“四大商圈”功能板块建设,补强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生态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建设领域短板,全面拓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卫生、养老等服务功能。加快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建设项目,推进一批城区主次干道改造项目,抓好襄州站、襄阳东站、刘集机场等重点枢纽设施等配套功能建设。

实施城区蝶变工程。重点推进滨江滨河、中车内燃机片区、清河片区、创新工业园片区、楚鹰片区等旧城改造或城区改造。

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林荫路至卧龙西路、华强路、清河东路、卧龙西路、洪山路等5条城区道路穿越铁路的畅通工程;推进汉江、唐白河城区段沿河道路工程,实现与汉津路、西湾路、车城南路、杨庄路等城区道路互联互通。

强化城市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进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环卫基础配套设施、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新改建8座垃圾转运站和停车场建设项目。

第三节  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抓好第五代移动通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将5G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大力培育“5G+工业互联网”模式,加快建设“工业云平台”,促使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逐步成熟。逐步推进5G网络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智慧服务覆盖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

重点以易华录数据湖项目为龙头,建立襄州大数据中心,以数据整合统筹为主线,进一步聚焦群众需要,打造入学报名“零跑腿”、小区人脸识别、社保卡全面代替诊疗卡、养老金静默认证等智慧化应用场景。

第四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规划管控体系。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空间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专项规划的指导作用,编制好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空间专项规划,加强城乡之间的功能互补、设施对接、环境共治,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适时启动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建立统一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建立常态化、实时化的规划督察机制和定期评估制度,把规划督察拓展为自然资源全方位、常态化、实时化督察,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升“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对规划实施监管的支撑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平台与其他信息平台的横向联通和数据共享。建立监督检测、考核评价、规划执法等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管。完善国土空间规划配套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等各类国土空间的保护和开发,建立适应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形成集约节约用地倒逼机制。

实施“区域协作、中心带动、组团共享、特色发展”空间战略,创新城乡功能组织体系,构建“主城区-副城区-发展组团-特色小镇”四级联动城乡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促进站城一体融合发展。以襄州站和襄州北站为核心,围绕“产城融合、站城一体”开发思路,进行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开发。以消费服务为导向,加强交通功能与商业商务、文化休闲功能的衔接,完善居住、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复合、配套完备的站城一体化服务业体系。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门户集聚效应,带动襄州站周边区域人气和活力,以商务和旅游客流为主要目标人群,对接服务升级和品质优化需求,促进服务业创新升级,带动文化、创意等开放型服务业发展。

    第五节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用好乡村建设空间,形成城乡大市场互补互促的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襄州新发展格局。

优化美丽乡村布局。突出农村特色化、多元化、生态化发展,重点培育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等美丽乡村发展要素,推进精品村、景观带提升改造,优化乡村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加大对自然村、空心村、小型村撤并力度,统筹推进中心镇扩容建设,引导乡村居民向城镇和社区集聚。以新316国道为主轴,以双沟、张家集和伙牌、古驿为两翼,构建“一轴两翼多点支撑”美丽乡村示范带,形成“串点连线,聚线成面,‘面’‘面’俱到,面优为体”立体、生动、鲜活的美丽乡村样板。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标准,着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为目标,实施美丽乡村升级工程。深入实施城乡供水、公交、垃圾和污水治理“四个一体化”工程,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农村通景公路改造,积极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示范工程,争取到2025年,完成6条以上美丽乡村景观带和20个左右行政村的精品村提升改造。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依托龙王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红水河自然及人文资源,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构筑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襄州美丽乡村典范。

加强乡村配套服务。全面改善乡村硬件基础设施。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性,用整体性、一体化思维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推进健康、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逐步提高农村智慧服务覆盖水平,建立民主、高效的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机制,实现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型。

    第六节  实现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构建新型乡村振兴帮扶机制;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完善乡村振兴监测考核体系;实施以走基层、抓基本、强基础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程,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向基层下沉,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平安建设、疫情防控等基层工作提神、提速、提质、提效。

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开展驻村、走访活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抓好政策落实做好建档立卡户人口返贫监测

抓实乡村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因地制宜、聚焦特色,推进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64个脱贫村和原贫困发生率高的非脱贫村全部纳入全区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整治村

落实“三基工程利用驻村、走访契机做好平安法治建设宣传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坚持调研在一线、工作推进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建强群众自治组织,构建群防群控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


第七章  健全基础设施体系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推进城区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改造,加快工业、交通、能源、物流等领域数字终端、系统改造建设,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和商业应用,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为襄州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提升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架构,满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升对外交通融入性。大力实施“三双工程”(乡镇双通道、乡镇双循环、行政村通双车道),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四好”公路建设为重点,推进普通公路升级和县乡道、通村通组公路提档。推进一批城区主次干道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加快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建设项目,打通城区铁路制约瓶颈;紧盯襄阳地铁建设规划和轨道交通发展方向,提前预留发展空间,布局地铁商圈、发展地铁经济;围绕襄州站、襄阳东站、机场等重点枢纽设施,抓好站场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规划建设襄州至新野高速公路,打通襄阳至华东地区的大通道。加快推进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工程,提高襄阳市和襄州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出行交通体系。建设唐白河沿线的游憩绿道,实现骑行和步道系统、休闲驿站、服务设施、绿带景观及生态服务廊道的无断点联结,打造“快慢分离、景观优美,环保健康”的绿色慢行交通景观。


第二节  加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河湖空间管控。把“清四乱”作为第一抓手,以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作为重要支撑,实施水体清退、河湖清障、人口搬迁等工程,通过设立界标、界桩、隔离设施、建设绿化隔离带,加强河湖空间均衡管控。打造“一江四河九岸”美丽岸线。做足“水”文章,构筑汉江、唐白河、清河、滚河、淳河景观长卷。保护一江四河清水,打造沿江沿河岸线生态和景观风貌,形成“一江清水、两岸地绿”格局。加快推进城区河流岸线保护利用及水生态保护(“一江两河”治理)项目,串联襄州“一主两翼”经济发展重点区域。严保一江清水。实施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按照“一水一策”要求,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连山沟南段、小张湾河全部、洪山沟全部、杨庄坝沟全部、梨园沟全部以及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城区段等黑臭水体治理力度。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加强水源涵养林、清洁型小流域和生态灌区建设,有序推进河库生态化治理。建立以一江四河汇合点、湿地公园、保护区和洲滩为主体的保护体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开展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启动唐白河洪山头段、汉江老西湾段、清河老西湾段、清河伙牌段洲滩、湿地保护项目,保护和修复一江四河以及中小河流丰富的洲滩、湿地资源,形成以汉江老西湾洲滩湿地、唐白河洪山头洲滩湿地、清河伙牌下冯湿地等为主要节点,以汉江重要支流为脉络的襄州区“一江四河”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洲滩、湿地保护与修复,结合必要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滨水绿带,为城乡居民提供亲水平台。

优化水资源配置。持续推进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襄州段、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长山灌区以及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受益区水利设施配套工程、西排子河水库与高新区店子坡、彭冲水库以及唐白河等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以河道治理为核心,发挥好汉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防洪治理工程在襄阳市、襄州区防洪体系建设的基础作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对中小河流结合河道治理和景观水文化建设两方面进行生态修复;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有效控制小流域洪水;加强襄州城区、镇区城市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应对洪涝灾害的适应能力。

强化补短板提标准。按照“城乡联网、区域联供、规模为主、分散补充、质效双提、全域安饮”的工作思路,统筹城乡供水融合发展,持续实施襄州区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官沟水库备用水源地建设,提高双沟、襄州城区乃至东津新区的供水能力。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序开展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推进灌区规模化高效节水。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改造,促进节水型示范社区建设。建设再生水回用系统,促进再生水开发利用。在生态基流被严重挤占的河流,以调整河、库、水电站等水量调度方式为主,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节水、退还生态水量、增加域外调水等综合措施,提高河道生态用水保障率。

建设智慧水利。以中小河流、城市水文、土壤墒情、山洪灾害和防汛抗旱工程安全等为重点,新建县级水文监测中心,提升信息化和服务手段的水文业务系统;将数据采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水情、旱情管理相结合,建成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水安全预测预报系统,实现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处理标准化、分析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提升水安全预测预报准确性,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自动传输。

重点推进实施西排子河、红水河、罗岗3座水库除险加固,唐白河流域(湖北段)防洪重点治理,西排子河水库与唐白河、易坡等21座小型水库与港沟河、红水河水库与普陀堰-小清河、七里河等3个河库水系连通,12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一江两河治理项目,移民后扶安置等26个项目。

  第三节  建设清洁安全能源保障体系

实施安全、绿色、高效的能源发展战略,打造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友好、供需平衡的能源系统,实现电力、燃气、热力等清洁能源稳定安全供应,为襄州建设发展提供节约、智能、可持续的能源保障,夯实基础。围绕“网架优化为基础,装备提升为关键,运维管控为抓手,用户服务为导向”的原则,全面加强襄州电网供电能力,改善电能质量,促进新能源消纳,深化用户互动。到2025年建成“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职能互动”的高可靠性配电网,更好服务襄州经济社会发展。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为目标,依托中国电建集团、中广核、国电投湖北分公司、协合新能源、丰华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着力将襄州打造成为全省新能源示范基地。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依托协鑫南方智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项目,着力提升城区集中供热保障能力。以提升储能规模为目标,依托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丰华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推进大规模电储能设施建设,着力将襄州打造成为襄阳清洁能源储备基地。加快推进城乡配电网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襄州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成果,合理布局充电站、加氢站、加气站、加油站等建设,着力构建多元供给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开展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建设集能源开发、输送、转换、服务及终端消费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系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进能源管理智慧化、能源服务精细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打造智能能源系统,不断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第四节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完善基础网络建设布局。推进新型信息化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覆盖城乡、高速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建设,打造重点公共场所的移动互联网畅通环,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的统一规划和集约部署,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和开发利用,建设统一的、可精准化运营的物联网络。推进智慧襄州5G精品网项目和5G网络及有线网络配套扩容项目建设,实现5G网络区域全覆盖。扩建核心网、IPRAR网络、IP城域网设备容量。

推进智慧应用平台建设。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政务信息、交通出行、医疗卫生、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全方位的智慧应用平台建设。统筹建设综合性、智能化、专业化仓储物流网络平台,推动智慧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统筹数据中心规划布局,构建集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经济等信息的基础数据库,以多样形式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专项信息服务。推进襄州区电子政务网络升级改造和安全防护、襄州经开区智慧化工业园改造、襄州区粮食物流智慧产业园、易华录数据湖产业园、襄阳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园、长源东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第八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自主创新、改革创新、开放创新、共享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高端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和创造潜能,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4%。

第一节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

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品质襄州提供有力保障。围绕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运维、智能农机装备和智能纺织印染等产业,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实施或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出台知识产权服务业扶持政策,强化知识产权研发培育、代理机构、质押融资、交易转化等运营服务环节激励;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驻与迁出管理机制,为塑造知识产权服务业完整链条提供政策保障。完善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工作的扶持政策,明确扶持条件和标准,鼓励创新主体贯彻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对贯标认证效果明显的单位加强政策扶持。到202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省高新技术产品及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主要指标均列全市第一。

第二节  全方位优化引智服务体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引智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入落实“人才新政”,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培养,大力开发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领域人才;大力推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推动人才项目产业化,着力消除引进人才落户、安居、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障碍,畅通引才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营造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三节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规模

找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着力点,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环境建设,支持清研新能源公司、时瑞达、国铁机电、越博氢能、古襄阳酒业、东风井关等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和环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清研新能源公司、丰庆源、忠良机械、元大粮油等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导政策资金政策、金融机构等支持区域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鼓励设立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初创期、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可以采取科技创新券等科技经费后补助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一批掌握行业“专精特新”技术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第四节  激活全社会创新创业动力

培植全社会创新创业动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523”计划,完善对主导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政策,抢抓疫情后普惠性金融支持政策机遇,积极培育“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支持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清华高端院、时瑞达、国铁机电、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古襄阳酒业等企业,立足自身实际,着眼市场需要,积极搭建开放型的检验检测、试验开发、研究论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专业化的服务,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平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孵化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到2025年,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家,孵化总面积突破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第五节  全力推动现代产业链创新

以本地优质企业为主体,以夯实产业基础和保障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支持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优化产业创新平台布局,保障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方面技术创新,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依托襄阳市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加速新能源电动汽车轻量化和快速充电技术研发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源源不断地形成区域引领性战略产品和战略产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维护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安全与稳定。

第六节  加快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支持整合区域内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5G信息网络、绿色智能制造等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时瑞达、国铁机电、东风井关、长源东谷等企业提升智能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农村新业态,支持正大集团、盼盼食品发展全产业链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与种养殖、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以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科学有度有序开发,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支持盈乐、三珍等企业不断壮大网络销售渠道,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促进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专栏8-1襄州区“十四五”创新驱动重大项目

1.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科创孵化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2.襄州区创新孵化园建设项目,投资5000万元。

3.襄州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4.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投资150000万元。

5.清研动测试验室建设项目,投资18001万元。

6.东风井关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7.创新工业园整体改造项目,投资80000万元。

8.中泰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500000万元。

9.湖北博柯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5G实验室项目,投资300000万元。

10.易华录襄阳数据湖产业园项目,投资250000万元。

11.襄州区大数据中心及应用建设项目,投资20600万元。

12.襄州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第九章  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 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

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绿色汉江、绿色乡村、绿色技术与绿色消费为重点,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水、岸、城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打造汉江流域绿色发展引领区。

第一节  加大汉江生态屏障保护与修复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实施鄂北生态防护林、汉江两岸造林绿化、国家储备林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构筑鄂北生态防护林“八横十纵”主副林带和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屏障。强化汉江干流及小清河、唐白河、滚河等重点流域和生态敏感区保护,实施沿河水系整治、湿地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作,沿河打造生态绿道,组织开展绿道美化工程,同时做好日常监督保护,因地制宜建设居民日常休闲运动的生态绿道。拓宽造林增绿空间,严格生态建设用地管理,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围绕骨干道路、重要水系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拓展国土绿化空间。积极挖掘绿化用地潜力,实施财政资金奖补政策引导社会主体和居民个体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荒滩荒地开展造林绿化。严控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指标,对全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实行“占补平衡”,确保造林空间只增不减。“十四五”期间,增加国土绿化面积7.5万亩,年均1.5万亩,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5%。

第二节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严格执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组织实施全区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和核与辐射等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依法加强工业园区和环境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支持并保障环境监管队伍和能力建设,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取缔或关闭严重生态环境违法的企业。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设施。

做好地下水资源、主要流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系统。落实空气负离子监测站点布点工作,做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测日报。建立饮用水源自动监测系统,加强农村环境质量、危险废物处置、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领域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应对防控体系。

第三节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监管体系

持续深化“五水共治”,着力抓好汉江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印染、畜禽养殖等行业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污水消纳网、垃圾处置网和排污监管网建设,严格控制污水达标排放。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和清洁能源汽车替代比例,统筹推进工业废气、餐饮油烟、秸秆焚烧和扬尘治理,力争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进一步提高。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深入推进“三改一拆”等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成覆盖全区、环境优美的绿道网、景观带、致富线。稳步推进城区工业污染企业外迁,提升环境治理设施建设水平,重点建成襄州区固废处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到2025,实现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5%以上。

专栏9-1襄州区“十四五”环境保护重点项目

1.淳河峪山段水质治理项目,投资20000万元。

2.朱集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投资15000万元。

3.小清河全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投资300000万元。

4.襄州区全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投资38500万元。

5.滚河襄州段水质治理项目,投资20000万元。

6.唐白河襄州段水质治理项目,投资18000万元。

7.小清河襄州段水质治理项目,投资20000万元。

8.农村饮用水源整治项目,投资20000万元。

9.襄阳博亚精工机器有限公司工业废气治理,投资1000万元。

10.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升级改造项目,投资2200万元。

11.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升级改造项目,投资4800万元。

12.湖北金地天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投资6000万元。

13.襄州区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投资54000万元。

14.襄州区固废循环化利用产业园项目,投资500000万元。


第十章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第一节  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积极落实“三基”工程,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优化城区行政区划设置,增设金华、永安两个街道办事处,提高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解决“小马拉大车”、服务管理粗放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培育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社区网格员,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着力解决突出信访问题。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平安襄州”建设,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对重大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网络监管,积极预防、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久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注重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安全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卫生应急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效率。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全面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平安月报机制,强化暗访督导,支持社会监督。

发展其他各类社会事业,完善气象设施,建立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开放、信息共享的防灾减灾平台。加强档案史志工作,提高档案史志事业信息化水平。

专栏10-1襄州区“十四五”应急管理重点项目

    1.襄州区应急救灾物资仓库建设项目,投资15000万元。

2.唐河双沟段、清河伙牌段、汉江洪山头应急堤防建设项目,投资75000万元。

3.襄州区石油管网改线项目,投资30000万元。

4.襄州区成品粮应急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投资35000万元。

5.襄州区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0000万元。

第二节  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有机结合,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扶贫资产管理机制、大数据管理机制,健全监督监管机制,确保脱贫高质量、不返贫、可持续。

深入宣传落实就业政策,提升就业用工指导服务。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继续落实好“春风行动”“三安行动”等就业协调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就业扶贫,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推进技能提升行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鼓励引导更多城乡居民特别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扎根襄州就业创业。加强收入分配调控,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联动增长机制,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大力开展劳务协作,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增强对困难、老龄、优抚“三群体”的公共服务供给及保障能力,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建设完善创业创新平台,夯实基层平台,为创业人群及基层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创业就业服务。建立返乡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在外襄州籍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优化中小微企业创业环境,搭建好用工服务平台。加大财政扶持、小额信贷、社会帮扶和外部带动等帮扶力度,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生态特色种养业、原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和制度整合,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保制度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危旧房改造,强化保障性住房优质建设与公平配置。积极发展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健全妇老幼残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立城乡流浪乞讨一体化救助体系。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积极发展优抚保障事业,加强孤老优抚对象保障,提高光荣院、军休所综合保障效能。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夯实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基础。持续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益性公墓保障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加强困难、失独老人扶持力度,优化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推动养老机构差异化、区域化布置,建立健全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全覆盖。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健全与生育政策衔接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服务,促进家庭幸福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丰富人文关怀举措,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000张。到2025年,护理型养老床位数量占全区养老总床位数比例达到60%以上。计划新建、改造各类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0处,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第四节  推进教育体系建设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统筹推进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县)。普惠优质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普惠率达80%以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短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进一步调整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实施一批普通高中新建、改扩建项目,增加优质高中资源总量,高中毛入学率92.5%以上。升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构建全区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行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模式,采取委托管理、学校联盟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管理模式。

提高智慧教育水平,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师培训等方面运用。对标一线城市初高中发展模式,抢抓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引入外地优质师资力量,以优质教师线上授课、老师线上交流经验、学生线上互动等方式促进学校课程多样化、精品化发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强化校园校舍安全管理,健全校园校舍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台账,制定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加强普法宣传,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司法联动保护和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保障全区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师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师生安全。

加快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广覆盖工程项目、城区幼儿园保基本工程项目、职业教育“一中心、两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区五中、区一中附属学校、田家炳中学、区四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及区第一幼儿园园舍、活动场地建设项目。重点实施襄州教育振兴计划,全力打造襄州教育品牌,全面建设智慧校园,培育2-3个区域品牌名校,提升全区整体教育品质和学校发展水平,形成襄州教育新优势。

第五节  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加强健康襄州卫生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健康湖北、健康襄阳、健康襄州行动的决策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共建共享的原则,聚焦重大疾病、重点人群等专项健康行动。进一步完善健康政策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均健康期望寿命。

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及人才培养。探索医疗、医保、医药改革“三医”联动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强化健康保障,改善健康环境。重点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区、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职业精神,制定利于人才引进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确保专业队伍稳定并不断扩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医疗服务需求。

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与人口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基本建立,覆盖全区、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健康服务要求得到基本满足。

加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将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全部纳入管理,落实日常筛查、登记报告、按月走访、联合随访、信息管理、应急处置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监护管理能力认定,按最有利于患者生活、治疗的原则,依法确定监护人,确保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监护。定期联合走访患者家庭,宣讲精神卫生政策,城乡居民精卫知识知晓率达85%;了解患者生活、监护、治疗及家庭情况,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落实个案管理工作职责。加强协作,及时预警,动员家属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协助民警、家属、消防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置。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夯实职业病危害防护基础,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管控,提高防治技术支撑水平。全区职业病防治工作在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开展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工作的法律法规、湖北省有关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和部署;研判全区职业健康形势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研究解决职业健康工作中涉及多个部门的重大问题;领导全区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相关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健康检查工作。协调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依据职责查处职业健康违法行为。

加强公共卫生防控体系项目建设。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三级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积极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构建重大疫情应急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保障体系。包括全区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医共体管理平台建设、电子健康卡平台配套建设,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常态化监测系统配套建设等。加快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感染楼、区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区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平台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应急能力。

第六节  持续加强禁毒工作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禁毒工作,有效遏制毒品滋生蔓延,为推动襄州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打通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确保至2022年全区禁毒工作水平显著提高,禁毒执法更加文明规范,毒品问题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毒情形势持续向好,现有吸毒人员占全市总人口比例降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一个中心、两个机制、三项工程、四个抓手、五大体系)总体禁毒工作思路,到 2022 年底,全区禁毒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高,缉毒执法更加文明规范,毒品问题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六升六降”目标:全社会禁毒知识普及率大幅上升,新滋生吸毒人员增幅明显下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大幅上升,戒毒人员复吸率明显下降;主要毒品获得难度大幅上升,毒品中转集散贩毒活动明显下降;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自主发现铲除面积大幅上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率明显下降;新精神活性物质管控能力大幅上升,制毒物品流入制毒渠道案件明显下降;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满意率大幅上升,毒品问题引发其他违法犯罪明显下降。

完善全网络管控体系。加大排查管控力度。到 2022 年,实现全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见面率达90%以上。加强强制隔离戒毒。到2022 年,强隔离戒毒收戒收治率达 95%以上。完善戒毒康复模式。2022 年所有社戒社康人员全部得到有效管控和帮扶,复吸率和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发生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完善打击毒品犯罪体系。全链条打击制毒犯罪,全方位堵截境外毒品渗透,全力摧毁贩毒网络,全面整治网络涉毒犯罪,持续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到2022年,实现不发生大宗贩毒案件,外流带毒、中转贩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完善制毒监管体系。深入开展排查清理,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模式,到 2022 年,实现全区重点医药化工企业信息员全覆盖,纳入系统化管理。

完善禁毒保障体系。加强禁毒法治建设,加强禁毒力量建设,每年至少组织 3 次全区培训活动,实现每 30 名在册吸毒人员配备不少于 1 名禁毒社工的要求。保持禁毒经费逐年递增,落实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禁毒工作,深入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第七节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大力弘扬安全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生产,坚持改革创新、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健全责任体系,着力加强法治建设,着力强化基础保障,大力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到2025年,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事故总量显著减少,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安全生产总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构建更加严密的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强化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健全审批许可制度,提高监管监察执法效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道路交通、城市运行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采取有效的技术、工程和管理控制措施,加快构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强化安全科技引领保障。加强安全科技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健全先期响应机制,增强现场应对能力,统筹应急资源保障。提高全社会安全文明程度。强化舆论引导,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大力倡导安全文化。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消防体系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组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完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专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推进以镇为行政区域的专职消防队伍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的火灾防控体系和灭火救援快速响应机制。根据各地实际,统筹资源建设小型消防救援站、企业专职消防队、社区微型消防站和农村志愿消防队,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多种消防救援力量为骨干的消防救援体系。

第八节  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手段,以推动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领域率先使用行政相对人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为抓手,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导向作用,以政务诚信建设引领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构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体系。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功能,加强与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等系统融合,依法加强各类信用信息归集,加强对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和互联网及第三方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实现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和应用,建立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序开放机制。

创新信用监管新型机制。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政务诚信、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生态环境、劳动用工、网络诚信、科研、民营企业信用等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深入推进信用监管与市场监管全方位、全流程深度融合和互动,使信用监管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实现分类分级监管。严格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推动各部门各领域共同参与、主动作为,推动形成有效运行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完善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加强信用主体权益保护。

强化信用管理与应用。培育公共信用服务和市场信用服务两大体系,创新建设为公众服务的信用市场,促进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推进在教育、劳动用工、医疗健康、养老、家政、房地产、旅游、金融、食品餐饮、房地产等领域开展“互联网+民生+信用”,创造性地推进信用惠民,形成活跃的信用经济,推动形成知信、守信、用信良好氛围,让诚实守信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专栏10-2襄州区“十四五”民生保障重点项目

一、社会保障

1.襄阳市襄州区中医医院医养结合项目,投资8600万元。

2.襄州区社会福利院护理能力改造提升项目,投资2300万元。

3.襄阳市襄州区社会福利院双沟院区项目,投资3400万元。

4.古驿镇金王村区级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投资8000万元。

5.襄州城区殡仪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

6.襄州区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项目,投资4500万元。

7.襄州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6000万元。

8.襄州区光荣院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

9.襄州区烈士陵园英烈纪念馆建设项目,投资1000万元。

10.襄州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投资2500万。

二、教育

1.襄州区39所幼儿园教学楼、附属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投资4810万元。

2.襄州区192所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场地改扩建和设备购置项目,投资23562万元。

3.襄州区职教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投资29000万元。

4.襄州区特殊教育学校,投资4000万元。

5.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5000万元。

6.荣华路学校建设项目,投资7000万元。

7.天润中学建设项目,投资12000万元。

8.襄州东站小学建设项目,投资10000万元。

三、医疗卫生

1.襄州区人民医院感染大楼建设项目,投资20800万元。

2.襄州区疾控中心整体迁建项目,投资30000万元。

3.襄州区中医医院二期建设“平战结合”感染住院楼、康复楼、中药制剂(研发)中心项目,投资30000万元。

4.襄州经济开发区医院建设(二级医院)项目,投资40000万元。

5.襄州区托幼机构建设项目,投资4000万元。

6.襄州区儿童医院建设项目,投资15000万元。

7.襄州区医用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基地项目,投资35000万元。


第十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持续增强发展新动力

第一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降本减负和补短板工程,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持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推进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用能、用地、用工、物流、制度性交易等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领域建设,实现发展模式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简政放权,进一步减事项、减时限、减税费、减证明、推进流程再造,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广应用。深化“证照分离”配套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持续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类金融机构监管。

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效率,促进各类要素自主有序流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巩固拓展机构改革成果,完成相关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推进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第二节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事项精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到位。大力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一站式”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改善社会民生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和企业需求。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对标国内省内一流标准,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落实“目标升级、系统升级、效能升级、减负升级、服务升级”的工作要求,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让《襄阳市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工作实施方案》条条落地、件件落实,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公平完善的法治环境。把襄州区打造成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区县之一。

第三节  大力培育开放型经济

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跨区域合作,积极对接经济发达地区,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推进交通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领域合作。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大力引导企业开展自营出口,打造双向循环的开放型经济。鼓励三珍食品、正大食品等外贸企业切实做好国外市场布局,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多元化。落实《襄州区促进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奖励暂行办法》,继续组织企业参加“百展行动”计划,高效利用展会平台开拓重点市场。“十四五”期间,实现外贸出口年均增长5%,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

第四节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

牵牢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力打造全市核心增长极。聚焦补链、强链、建链、延链和龙头企业培育,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始终保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高强度,继续聚焦经济发达地区精准招商,努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项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民间投资项目,注重引进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研发机构、运营中心等功能机构。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研究探索不同产业和园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包括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科技项目支持、产业基金支持、贷款贴息、土地供应等。围绕“一心四区”战略目标,立足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产业,依托襄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两大园区,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强项目策划、引进、签约、服务、开工、投产等全流程工作,把襄州区打造成人才、资金、技术、产业汇集的“聚宝盆”,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十二章  顺应文化消费新需求 引领文化繁荣新潮流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理论成果说服力、宣传舆论影响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区,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气质、市民文明素质、群众生活品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实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增强市民国家意识、遵法守法意识、诚信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加强科普教育,提升人文和科学素质。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城市品质。

第二节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根据襄州区人口规划,按照国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湖北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办法》规定,积极推进新“三馆一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剧团排练厅)建设。按照《湖北省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方案》要求,提升镇(街)级和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标准建设基层文体广场,配备公益性服务岗位人员,在事业编制总量内通过县聘乡用、派出制等形式,加强乡镇文化工作力量,争取镇(街)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到二级文化站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增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设立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专项资金,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新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需求对接、供需见面采购、上下联动等机制建设,增强配送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益。结合襄州悠久历史文化土壤,创作和改良一批思想深、技艺高、制作良,突出襄州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创建一批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或活动。积极推进文艺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支持基层文化院团发展,加强艺术学校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

第三节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发展体育事业,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完善体育设施布局,完成“一场两馆”(体育场、不少于3000座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健全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健身绿道、体育设施公园等公共设施,开放共享学校等公共体育场馆,补齐体育设施短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平方米以上,争创湖北体育强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运营,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康培训等服务业。积极承办或举办航模赛事、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赛事,打响具有襄州特色的健康运动休闲品牌。

第四节  强化文化保护开发

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施“襄州记忆工程”,加强历史文物和古村落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丰富襄州文化内涵。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体系。积极开展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传承、体验与传播,挖掘襄州本土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古树、民俗、农业遗迹等文化遗产。以凤凰咀遗址公园、鹿门山景区、徐窝烈士陵园和姚岗红色苏维埃教育基地等为重点,打造汉水旅游长廊重要节点及历史文化保护中心。推进现代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科学引导文化创作,注重与影视、新媒体有机结合,扩大文化精品影响力。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市民生活和国民教育体系。


第十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李、社会号召力。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认真贯彻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落实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制度;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

第二节  强化理论武装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支部工作条例,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加强网上网下舆情监测,推动建立互联网行业党组织,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抓好新闻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三节  夯实基层基础

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强化头雁履职管理;结合共驻共建工作,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切实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围绕“服务中心、建强队伍”两大核心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两新”组织、民营医院、破产改制企业、园区、专业市场等领域行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和退役军人党组织建设,着力抓好老干部党建工作。

第四节  建强干部队伍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紧缺专业型干部培养储备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管理监督;抓细抓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办好各类主体班、专题班培训,推动落实区委加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持续抓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持续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高标准打造“双创”平台和人才超市。

第五节  提升法治保障能力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护航、推动和促进作用,编制并组织实施法治襄州建设规划,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全区普法覆盖率达到98%,法律顾问聘请率达到100%,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围绕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制定新一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及时开展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相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推动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决策的作用,确保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着力健全完善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执法制度体系,推进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监督全覆盖以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加快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投诉举报。组织开展案卷评查、重点问题及领域执法专项督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大力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减少执法层级,促进执法力量和重心下移,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力度。严格落实《湖北省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实施办法》,把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列入地方党委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清单。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编制并组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重点普及民法典以及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推动地方性法规列入普法。持续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系列法治宣传,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健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机制,推进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人员以案释法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工作机制,完善未成年人社会关护体系。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工作。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改进和完善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政府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进一步完善法治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增加该项指标在年度法治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把具备法学专业背景、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坚决维护司法公正。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落实法官、检察官员额动态管理、逐级遴选制度。持续推进新型办案团队建设,健全入额院领导、内设机构负责人办案常态化机制。健全新型司法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和司法辅助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落实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制度。深化执法司法公开。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家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落实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研究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加强对涉黑涉恶案件中法律适用和证据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执法办案标准,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前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衔接联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探索推动公证进入诉讼服务中心办理诉讼辅助事务。以民商事纠纷诉调委为主阵地。探索设立法官调解工作室,加强律师服务平台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加强执行难综合治理,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检察监督作用,完善公益诉讼一体化机制,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平台建设。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有更多地获得感。

第六节  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完善青年发展工作机制。完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青年思想政治素养,引导青年参与社会服务,为襄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厚积青春力量。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党、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分类开展思想引领,面向中学生、企业青年开展“与人生对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和岗位建功等思想引领活动,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服务青年教育成才。将中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加强青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弘扬“工匠”精神,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积极创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户外体育活动营地,保障青少年户外锻炼。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干预和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功能配置。做好青年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大幅度降低在职青年职业病发生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建立健全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进一步完善青年就业创业、青年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住房等扶持政策。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青年创新创业园区、基地。深入开展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推动青年社会融入。大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推进“本禹志愿服务队”创建,推进“关爱农民工子女”、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山川河流”活动。鼓励各行各业青年在社会主义旗帜下参与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深化各领域青年建功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青年在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探索建立专门学校或者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建立健全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管理模式,壮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法治、安全自护、禁毒、防艾等知识普及和帮扶工作网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和援助。完善青年社会保障。鼓励和引导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参与青年公寓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扩大青年农民工、灵活就业青年的社保覆盖面。健全残疾青年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政策,加大残疾青少年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力度。健全困境青少年社会救助制度,为家庭困难的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提供就业、就学、就医、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建设智慧工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履行好工会基本职责,积极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高水平工人大军,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挥妇联组织作用。优化服务水平,强化责任担当,全心全意服务好广大妇女儿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妇联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强化基层妇联队伍建设,通过多形式、分层次的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通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向妇女宣传和渗透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加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发挥残联组织作用。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推进残联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深刻认识和体会党中央对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有效解决全区残疾人事业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和残疾人民生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组织的先进性、群众性,提高组织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能力,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为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出努力。

发挥科协组织作用。推进科协体制改革,持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基层组织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意识。扎实推进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到2025年,襄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水平。

第七节  持续正风肃纪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第十四章  广泛凝聚各方智慧 形成推动发展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增强管理创新能力,围绕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改革,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形成全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第一节  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

第二节  健全规划体系

本区其他专项规划要与本规划相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本规划为统领,各级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年度计划要逐年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对约束性指标要设置年度目标。

第三节  落实责任主体

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目标。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公共服务特别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第四节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第五节  推进重大项目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健全重大工程项目空间保障机制,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强科学调度,按照“策划一批、准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要求,梯度推进重大项目工作,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到空间布局中。

第六节  统筹资金投入

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年度预算安排优先考虑本规划实施的年度需要。

第七节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

创新和改进统计工作,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和数据资源,提高规划实施监测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开展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评估报告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第八节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扩大公众参与,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民众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激发全社会参与规划实施的主人翁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各级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



附件:
 

襄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地图
襄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州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承办 地址:襄阳市襄州区航空路187号 邮编:441100
邮箱: xzqzfwz@163.com 鄂ICP备19001236号 鄂公网安备42060702000036号 网站标识码:4206070027
联系电话:0710-28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