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公众互动 >> 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襄州区2018“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在线访谈
2018年08月10日 17:29
【字号: 】【打印

主持人:襄州政府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襄州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刘畅。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高水平的教育需求不断增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国家、省、市作出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列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具体到我们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如何推进、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襄州区教体局局长蔡继革同志做客在线访谈,为大家介绍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相关情况。蔡局长,您好!与我们广大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蔡继革:主持人好!区政府网站的各位网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区政府网站,与广大网友沟通交流。首先感谢广大网友对襄州区教体局工作的支持,热烈欢迎大家对教育体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蔡局长,现在各地正在积极有效地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请问为什么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有什么总体要求?

蔡继革: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他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为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积极稳慎推进多校划片,将严格控制大班额、大校额,确保2018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目标。统筹城乡师资配置,着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为确保2018年秋季入学工作有序开展,区教体局通过入户调查、调研座谈、查阅数据等方式摸清起始年级新生底数,提请区政府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并印发了《襄阳市襄州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办法》,从6月底开始通过电视媒体、政府网站、学校公告、微信公众号、发放至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一环。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依法招生”的原则。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2、坚持“免试入学”的原则。任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采取学科文化知识测试或其它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查等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学生入学后,要随机编排教学班级,均衡配备师资。未经批准,任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特长班、实验班等名义招生。3、坚持“划片就近”原则。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城区以路段为标识划设学区,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划设学区,合理划定学区和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片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坚持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严格禁止跨片招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 4、坚持“相对稳定、适度调整”的原则。认真统计分析我区适龄儿童少年的相关信息数据,结合我区学校布局和办学规模,科学制定招生计划。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在坚持相对稳定、适度调整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划分确定招生区域。

主持人:具体到我们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是怎么开展的?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工作?

蔡继革:对于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襄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教体局检查指导。为了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多次召开部门协调会研究、协调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编制的统筹工作。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区教体局经过入户调查、调研座谈和征求意见,起草了《襄阳市襄州区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办法》,报请区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办法》提出了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划片范围和入学办法,即:一是科学确定学校招生范围(片区)。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片区范围。二是有序组织招生入学工作。我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工作从2018年8月15日开始,8月31日前通过多种形式通知学生到就近学校报到,确保学生9月1日进校上课。三是从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民办学校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形式的统一知识性考试方式选拔生源。四是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完善外来人口随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指定学校及入学办法,对政策性特殊群体(如无户籍的适龄人口、华侨子女回国就读、外来少数民族子女、政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中心城区政府“两改两迁”征迁户子女等),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统筹安排入学,学校不得无故拒收,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入学后享有片内生同等待遇。推进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含自闭症)就近就便随班就读。五是强化保学控辍工作。秋季开学时年满六周岁儿童必须入学,重视适龄留守儿童少年入学核查做好防辍控流与关爱工作。

主持人:我们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蔡继革:通过努力,我区基本实现了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建立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在划定的服务范围内学校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保证服务区域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含留守儿童、残疾儿童)100%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保证服务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100%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执行“四严一广”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做好择校疏导工作,缓解择校热。各校一律不得采取考试、变相考试进行选择性招生,不得将各类考级、获奖证书与学生入学直接挂钩。严禁公办学校跨服务片区招收择校生。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严格实施“阳光分班”制度。中小学新生入学一律采取“电脑随机分班”,统一组织实施。阳光分班办法在操作前要向社会公开,分班结果要在校内公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行计划管理,必须按计划招生,严格控制班额。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入学通知书制度,并在8月底前发到学生手中。各学校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安排相关工作环节,有序组织招生,保证学生秋季正常入学。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设立招生工作咨询处,广泛宣传省、市、区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和学生在划定片区学校就读

主持人:学校招生范围(片区)具体是怎么界定的?

蔡继革:初中学校划片范围:各镇中心学校负责划定本镇的服务范围内适龄少年就读初中学校,有两所初中的要划定小学毕业生对口就读初中的片区,向社会公布,并报区教体局备案。区教体局负责划定主城区内(含张湾办事处和肖湾办事处)初中学校服务范围。襄州四中初中部服务范围:属于张湾、肖湾户口的居民子女,且家庭住址在交通路以东、荣华路以西、钻石大道以南、航空路以北及机车社区、铁十一局基地、538物资储备处。张湾中心学校服务范围:属于张湾、肖湾户口的居民子女,且家庭住址在西湾路至襄阳新城东院墙以东、交通路以西、钻石大道以南、航空路以北交八一路延伸至河堤以西(含区一中、六0五),云湾社区(含光彩大市场、新世纪大市场)。张湾二中服务范围:属于张湾、肖湾户口的居民子女,且家庭住址在荣华路以东,航空路以南交八一路延伸至河堤以东。张湾二中为襄州区进城务工子女就读指定学校。张湾办事处中心学校和张湾办事处第二初级中学2018年实行集团化办学。为适应集团化办学的实际需要,两个校区统一师资配备、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质量评价。襄州七中初中部服务范围:属于张湾、肖湾户口的居民子女,且家庭住址在小清河以东、西湾路以西、航空路以北,辖天润小区、襄阳新城。襄州九中初中部服务范围:钻石大道以北,朱庄社区及社区内所辖企事业单位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襄州九中为襄州区进城务工子女就读指定学校。襄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子女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需要就读初中的,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在伙牌镇辖区内的,应在伙牌镇中心学校就读;在襄州区食品工业园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子女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需要就读初中的,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双沟镇辖区内的,应在双沟镇中心学校就读。在襄州主城区小学毕业的择校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初中学校就读。

小学划片招生范围:各镇中心学校负责划定本镇各小学服务范围,向社会公布,并报区教体局备案。区教体局负责划定主城区内(含张湾办事处和肖湾办事处)小学服务范围。区实验小学服务范围:家庭住址在交通路以东、荣华路以西、航空路以北、钻石大道以南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区四中小学部服务范围:机车社区、538物资储备处、铁十一局基地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八一路小学服务范围:金富士路以北交西湾路以东至铁路以南、光荣路以西、航空路以南交王营街以西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红星小学服务范围:光荣路至襄阳新城东院墙以东、交通路以西、钻石大道以南、航空路以北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若红星小学容量已满,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调剂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襄州一中附属学校服务范围:洪山头社区、腾飞社区、中亚社区、襄钢社区、五洲国际、襄阳东站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潘台小学服务范围:潘台社区、楚鹰社区、襄阳东站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张湾办事处中心小学服务范围:航空路交金富士路以南、王营街以东交航空路以南、园林路以西,包括张湾社区、航运社区、六0五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襄州七中小学部服务范围:小清河以东、西湾路以西、航空路以北、铁路线以南的社区居民子女(汉津社区和西湾社区)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襄州九中小学部服务范围:钻石大道以北,朱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云湾小学服务范围:邓城大道以北、云湾社区(含光彩市场、新世纪市场等)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天润小学服务范围:邓城大道以南,小清河以东,铁路以北(含襄阳新城)的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襄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需要就读小学的,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在伙牌镇辖区内的,应在伙牌镇就近的小学就读。襄州区食品工业园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子女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需要就读小学的,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在双沟镇食品工业园辖区内的,应在双沟镇就近的小学就读。省、市驻区、驻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子女需要在襄州区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应在秋季开学前一个月由单位提出申请,区教体局根据情况予以安排就读。

主持人:“四严一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蔡继革:一是严格划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禁止各学校跨片跨范围招生;二是严格控制小学、初中新生招生规模,小学一年级班额45人,初中七年级班额50人;三是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对新生入学条件和要件要严格审核;四是区教体局对义务教育学校非服务范围新生入学资格进行严格审批。“一广”是指对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提前宣传、深入宣传,在广播电视、教育信息网公示,各学校在校内外、社区广为张贴,登门入户调查宣传。

主持人:襄州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是如何操作的?

蔡继革: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免试就近入学办法。襄州城区具有张湾、肖湾户口,家庭住址在张湾、肖湾的居民子女就学,全部按照划定的服务范围学校就读。其他各镇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负责本镇划定的服务范围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就读。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老生仍在原就读学校入学就读;新入学学生,按照本《实施办法》执行。

二是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入学办法。凡申请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指小学一年级、初中七年级新生)的流动人口必须至少符合下列一个条件:(一)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已在襄州城区申报居住登记并申领了《居住证》(或受理居住证回执)的流动人口。(二)在襄州城区内购买成套住房但户口不在襄州城区的流动人口必须同时具备1、2或者1、3:1、购买成套住房以房产证或不动产证为准,产权所有人必须是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必须是已入住的房子(以学校入户调查为准)。正在办理房产证或不动产证的提供购房合同和缴费发票、物业入住证明也可。2、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至少一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由劳动部门出具的劳动合同或取得经商营业执照。3、正在申报居住登记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凭证》(父母一方和子女)。(三)在襄州城区租赁房屋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按以下办法操作:1、有签订一年以上由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许可证,并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至少一人与所在工作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由劳动部门出具的劳动合同或经商取得营业执照的流动人口子女,小学新生可在居住地服务范围学校就读,初中新生视情况安排到张湾办二中或区九中就读。2、不符合规定的住房租赁协议和务工、经商资料的,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主持人:通过蔡局长的介绍,我们大致了解了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相关政策和工作内容,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和周密部署,襄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一定会顺利推进,圆满完成。谢谢蔡局长接受我们的在线访谈!

蔡继革: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区教体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襄州教体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希望大家对襄州教体局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更大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本次在线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参与,再见!

                           2018年8月7日


附件:
 

襄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地图
襄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州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承办 地址:襄阳市襄州区航空路187号 邮编:441100
邮箱: xzqzfwz@163.com 鄂ICP备19001236号 鄂公网安备42060702000036号 网站标识码:4206070027
联系电话:0710-28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