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按照省优化营商环境“30条”精神,襄州区本着“签约是铜,落地是银,达产才是金”的理念,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推动建立“招落一体”项目服务机制,全力以赴促进项目落地、建设、达产、见效。 一、顶层谋划,提供精准化包保服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实施办法(试行)》(襄州办电发〔2020〕28号),成立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四大家’领导包保、一个单位牵头、一个专班主抓、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制度,通过“三个清单”(问题清单、督办清单、落实清单)和“帮扶情况收集表”,精准收集审批办理、政策优惠、要素供给等客商需求,全过程跟进、全方位协调、全要素保障,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企业发展。 二、健全机制,推行全链条管理模式。一是实行“一条龙、两条线”管理。“一条龙”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项目受理——项目考察——项目初审——项目上会——上报批准——项目签约——项目注册——项目供地——项目建设——项目验收”十个环节,“两条线”即项目引进管理和项目建设管理两条主线。新引进项目在区招商引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并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后,将项目纳入项目落地库按照“345”工作法(三要义、四要素、五要求)进行督办管理,实行项目招商和落地一体化管理机制。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项目从注册、供地、建设、验收阶段,区直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目标计划,跟进服务协调督办,在审批、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速,积极推进“先建后验”、“标准地”出让、闲置土地收储等工作,切实破解规划、土地、基础实施等影响项目落地的瓶颈制约。三是建立重点督办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对投资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的项目,作为重点督办项目通报相关部门。一方面,安排专人主动上门,进行现场指导和服务,对特殊要求事项提前告知;另一方面,大开绿色通道,对在本级管理权限内的事项,做到“先上车后补票”,用好用足自身管理权限。 三、多点发力,强化立体式要素保障。一是加强金融保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发挥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的积极作用,鼓励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二是完善扶持政策。重大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按“择优不重复”“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兑现。三是提高审批效率。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按功能将区政务服务中心分为税务专区、出入境专区、不动产登记专区、开办企业专区、工程建设专区等五个专区,同时开通6个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前台一门综合受理”与“后台多门分类审批”的紧密衔接,促使审批服务增速提质。(郜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