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襄州史志 >> 襄州人物
谢耀武
2018年03月27日 10:53 
【字号: 】【打印

           谢耀武

    谢耀武(1887—1931),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出生于襄阳县黄龙附近蓝家土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读私塾3年后,毕业于襄阳武学,因家境贫寒,弃学务农。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于同年秋,毅然从军。很快由一个士兵升为骑兵营长。后来,目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壮志难酬,遂解甲归田。当时襄阳一带兵燹、匪祸迭起,豪绅恶霸横行。广大民众为抵御兵匪土豪的掠夺,纷纷结社。1925年冬,谢耀武等人在黄龙泰山庙一带组织“万枪会”,谢任社长,以保护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次年初,率领“万枪会”会员一百多人,消灭了作恶多端的土匪头子“大铜锤”和“小铜锤”。由于他领导的这支农民武装不断地发展壮大,鄂北地下党组织予以重视,于1926年春派程克绳和徐化龙(均为共产党员)前来与他接触。他接受了整顿改编。8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他同黄龙地下党的负责人朱佑文等经过一个冬春的组织和发动,成立了黄龙农民协会,开展农运。遵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1928年4月16日,他同朱佑文、赵岐周等领导和组织“万枪会”、“红枪会”等群众武装近四百人,用仅有的“两条半枪”在黄龙土当举行武装暴动,攻占团防局,击毙团总朱奎九等十七个恶棍。随后,成立了农民赤卫队,他任队长。这支农民武装活动在襄东一带打击土匪豪绅,保卫农民运动,后编入工农红军第九军鄂北总队。同年秋,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清乡”,鄂北武装斗争失败,农民赤卫队插枪隐蔽,谢耀武转入外地活动。翌年夏,他同余益庵、张百方等先后潜回襄东,在黄龙胡家嘴秘密恢复了中共黄龙区委,他为委员。8月,又同余益庵、杨秀谦等筹建了中共襄(阳)、枣(阳)、宜(城)临时县委,他亦任委员。
1930年4月19日,他领导了枣阳县蔡阳铺暴动,接着又率部东进,接连攻克了翟家古城、琚湾,取得了“日克三镇、我方无伤”的辉煌胜利。次日,在高桥铺成立农民自卫军鄂北总队,他为副总队长,即和总队长杨秀谦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制定攻打黄龙挡的计划。18日拂晓,他率部从南门攻进黄龙土当,占领了团防局,与各路胜利会师。农民自卫军鄂北总队连战连捷,迅速发展到四百多人,拥有长短枪三百多支。次日,部队再次整编,他任总队长。5月25日,他率所部与黄龙土当等地的革命群众向南山进军,一举攻克了宜城王集团防局;继又围歼了胡家营的地主武装,当场处决了罪大恶极的胡子卿、胡正召。29日,奉中央军委长江局办事处的指示,农民自卫军鄂北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他任副师长。6月1日,二十六师回师翟家古城,拟建立后方根据地。次日,国民党当局纠集襄阳、枣阳两县团防局数千人,分东、西、北三路围攻翟家古城。他率部奋起反击,打退了敌人。并一直追到十里之外。随后,主力部队向黄龙土当进发,他率保卫司令部的二百余名战士返回翟家古城。午后,国民党第五十一师第三O二团又把翟家古城包围。他沉着应战,待敌人接近城墙,始令长短枪齐射,土炮轰击,致敌重大伤亡。坚持至夜,率部乘雨突围,向南山转移。
    后来,他同张香山等率红二十六师主力南征,在各县自卫军的配合下,先后攻克了枣阳、宜城、钟祥等县的十二个团防局,击溃了钟祥县警备队,歼敌一千三百多人,解放了襄东、宜东、枣西、钟北纵横约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建立了襄(阳)、枣(阳)、宜(城)、随(县),钟(祥)边区革命根据地。
11月下旬,奉豫鄂边区特委命令,进攻河南省的唐县(今唐河县)、桐柏、泌阳等县。沿途攻占了华儿山、三户刘、张马寺店等团防局,于29日凌晨攻打唐县。他命令徐光恩带领突击队爬云梯攻城,亲率敢死队从下水道潜入,攻破南门,与突击队会合,全歼守城之敌,击毙唐县县长,缴获枪三千多支,战马七十五匹。当即成立了红军骑兵连。
唐县之战,红军取得了辉煌胜利,但也暴露了力量。国民党当局遂调第四十八师、第五十一师和各地民团,“围剿”襄、枣、宜、钟苏区和红军。苏区沦陷,红军也伤亡惨重。次年4月8日,谢耀武率红军撤离苏区,行至枣阳蔡阳铺北的官庄时遭敌包围,由于寡不敌众,敌军破寨而入。他率众与敌人展开肉搏,后从北门突围时,腹部中弹,牺牲。
    1956年,襄阳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附件:
 

襄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网站地图
襄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州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承办 地址:襄阳市襄州区航空路187号 邮编:441100
邮箱: xzqzfwz@163.com 鄂ICP备19001236号 鄂公网安备42060702000036号 网站标识码:4206070027
联系电话:0710-28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