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根据《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对县级人民政府2023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评价工作的通知》(襄教督发〔2024〕1号)要求,我区对照“2023年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重点”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23年教育事业年报,我区中小学共87所,其中,小学56所、初中25所(含九年一贯制10所)、高中5所(含民办1所)、职教1所。学生共88996人,其中,小学48980人、初中24766人、高中12074人、职教3176人。中小学教职工6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922人。幼儿园共134所,其中,公办22所、民办112所。在园幼儿人数共20863人,其中,公办10333人、民办10530人(含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7949人)。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情况
1.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2023年,我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等,研究教师招聘、“渡峰工程”“双减”、教联体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班额化解、幼儿园“两个比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多项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包保联系教育工作的区“四大家”领导,分别在教师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夕到学校看望一线教师、慰问困难党员,春秋季开学前深入学校检查校园安全、教育教学及重大教育民生项目推进情况;我区教育部门切实履行驻点到校、包干到底、联系到人、督办到位、讲课到月的职责。
2.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截至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共设立213个基层党组织,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2023年新增“中共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学校第一支部委员会”“中共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中心学校第二支部委员会”等2个基层党支部。2023年,我区将《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重要学习内容,做好领导干部考察,打造优良党组织书记、校长队伍。截至目前,全区共有62所公办中小学书记、校长分设或增设专职副书记,占比76.54%,超额完成50%的工作目标。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
1.全面深入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3年,合计投入约59933万元,实施47个学前教育园舍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约161个义务教育校舍及设施设备购置项目,实施区职教中心“PPP”项目,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2570个,义务教育学位约4140个,职业教育学位约3600个;合计投入约6278万元,实施180个义务教育信息化设备配置项目,建设特殊资源教室1间。“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任务得到全面落实。按照2023年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全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由127437万元增长到128090万元,各学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均实现增长,教育经费实现“两个只增不减”。
2.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更加安全规范。实施“百园游戏环境提升项目”,开展全区首届户外游戏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30个。根据2023年教育事业年报统计数据,我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7.63%,较2021年86.24%提升1.39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49.53%,较2021年48.2%提升1.33个百分点;“两个比例”持续上升,均达到或超过省定2023年标准。完成第二轮首批30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其中优秀幼儿园1所、良好及合格幼儿园29所,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方案,立行立改,逐项销号。
3.教师配备实现退补平衡、结构平衡。2023年,我区教育、人社等部门再次逐校逐人核岗核编,优化教师配置,调整退补和结构平衡,全年招聘教师214人,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才12人,签约公费师范生7人。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目前我区专任教师持证率达100%。
4.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以春秋开学专项督导、学年度目标考核综合督导为抓手,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监测,县域内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65,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55,差异系数达标。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97.69%。组织78名督学、中小学校长赴成都市参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修。区人大对教育工作开展专项调研,对化解“大班额”“区管校聘”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5.教联体建设更加广泛深入。截至2023年,我区共建立教联体35个(含两所省级试点),义务教育阶段教联体占比达93.8%。双沟镇中心小学乡村教联体、朱集镇中心小学教联体入选湖北省“省级教联体试点”,襄州一中附属中学教联体被评为市级示范教联体。我区教联体创建经验于4月和11月,分别被《湖北教育》和《中国教育报》报道。
6.高中“渡峰”工程推进平稳有序。区二中、区六中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将部分闲置功能室改造为教室,统筹分配教师,扩充班级数量,缓解了高中学位紧张。将襄阳市第六中学(原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迁建纳入2023年民生实事之一,建好后本部及合作办学高中部可提供学位6000个。
7.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逐步提升。我区印发《襄州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改善提升职业学校设施设备。通过经费投入、设施升级,我区职教中心占地面积达174420.11平方米,师生比达1:14.48,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171.735万元,生均图书达55.11册,均达到或超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标准。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情况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3年,我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通过课堂主阵地、学科主渗透、课外主方向、活动主渠道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造性举办“三色教育”“开学第一课”“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书香溢襄州 红色伴我行”、“襄阳好课堂”“精品课”“思政大比武”等活动,全区共十万余名学生受益。
2.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一是按照部颁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二是建立健全“五育教育”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三是广泛开展“五育”活动,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等1000余场次,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3年,我区体美劳教育共获得省级奖项25项、市级奖项28项,襄州四中被授予湖北省“美育示范基地”。我区作为湖北省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成效凸显,在全省交流推广经验。
(四)落实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促进依法依规办学情况
1.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一是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开展“三位一体”暨教联体视导活动,将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用于学生评价。对全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开展无纸化监测,被湖北日报客户端报道,对61所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综合目标进行考核,9所中小学、幼儿园考核为优秀学校。二是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举行第四届区督学换届大会,47名兼职督学分别在16个责任区挂牌,同时,对2022—2023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考核的21所优秀和良好学校、幼儿园,13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我区蒋焰、明辉同志被聘为襄阳市第七届督学,蒋焰被聘为湖北省第九届督学。
2.“双减”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全区开展区级联合执法8次,部门单独检查48次,镇(街)“1+1+1+N”模式联合检查209次,现场责令整改问题371个,入户宣传400余户,查处违规广告12处,化解群众“退费难”问题42起。我区“双减”工作监测指标位于全市前列,经验被《湖北教育》《襄阳日报》、今日头条、荆楚网等各类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区成功入选教育部“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区”(全市唯一、全省唯三)。
3.经查,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目前不存在民办教育。
4.学校各类收费监管从严。2023年,我区印发领导小组、专项治理等6个工作方案,把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列入年度督查及考核范围,定期组织力量对全区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核查。同时全面落实收费公示制度。
5.“大班额、大校额”逐步化解。制定消除大班额工作方案和专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张湾红星小学投资912.69万元新建综合楼,区七中投资约180万元,新增教室12个。实行均衡、阳光分班,严控起始年级班额。2023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无新增大班额,非起始年级大班额占比1.79%,达到省定2%标准。
(五)统筹教育发展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全力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情况
1.严格落实校园安全“三大行动”。2023年,未发生学生暴力伤害事件、校园欺凌事件和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持续推进“两防一加强”。一是广泛开展防溺水工作。2023年,我区组织应急管理、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防溺水现场教学。“五一”假期期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1762场,制作宣传展板150多块,推送防溺水提示和警示案例累计2000多次。二是深入开展防欺凌活动。区公安、教育部门联合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各学校采取升旗仪式、班队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开展防欺凌活动。近三年来,我区未发生黑恶势力侵害校园和校园欺凌事件。三是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区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率100%。2023年,聚焦“阳光‘心’行动、健康向未来”活动主题,开展各类活动971场,参与师生及家长27万余人。组织1000名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班主任开展专题网络培训。
3.不断强化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我区教育、平安办等部门联合印发《襄州区2023年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共收到31所学校(幼儿园)创建申请。天润小学荣获“2021-2022年度湖北省示范平安学校”。二是开展校园安防设施“四个100%”建设情况“回头看”,辖区内各学校“四个100%”全部落实到位。2023年,我区创建示范平安学校省级1所、市级3所、区级10所,建设区级平安单位10个,“七防工程”建设案例获市级表彰。
(六)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情况
1.不断健全教师培养机制。一是我区成立了教师发展服务中心,服务全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选派精干力量成立专班,纵深推进我区“区管校聘”工作。二是强化教师培训的经费保障。2023年,全区分层分类集中培训干部、教师1389人次,预算安排培训经费约472万元,达到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总额5%的要求。
2.加大中小学教师补充力度。2023年,招聘幼儿教师50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95人、高中学校教师49人,完成优秀退役军人专项招聘教师1人。同时,招聘合同制义务教育教师135人。
3.继续推动“县管校聘”改革。一是加强教师交流。我区当年共有83所学校参与“区管校聘”改革工作,5530名教师参与竞聘,覆盖率100%。二是加强校长交流。2023年,共有5名校长在镇间交流任职。三是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全年共有80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
4.持续落实教师待遇保障。一是实现教师总体收入水平达标。我区2023年义务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136182元,高于本地公务员年人均工资收入。二是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我区对农村教师落实每月350元的乡镇工作补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三、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
(一)“三环四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
“三环”即:宣传造势、督促提醒、常态治理。
“四步”即:第一步通过智慧校园、橱窗LED、横幅标语、纸媒传书等方式,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各级各类的通知、通告、标语及致家长一封信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举办全区“减负提质‘双减’有我”主题演讲活动,共评选出含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干部等在内的优秀选手149人,提升参与率和知晓率。
第二步加强政策宣讲,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组织“双减”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培训(托管)机构法人,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教师及学生家长代表、社区干部代表共7510人,集中收看2023年荆楚普法云课堂,学习法学专家讲解《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督学督导员入校进行讲解,加强“双减”政策宣传,深入解读“双减”政策。
第三步充分发挥区“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利剑”作用,通过上门、书面、会议等方式,经常性沟通协调、督促提醒“双减”成员单位做好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召开全区协调大会1次,上门沟通协调5次,印发工作提示、通报及提醒函16期。
第四步坚持常态化治理校外培训,扎实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集中攻坚月”“平安消费”“监管护苗”三大专项行动。
(二)“试点先行 三维立体”推进教联体建设工作
“试点先行”即:我区从2021年开始酝酿以双沟镇中心小学乡村教联体为先行试点,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2023年,朱集镇中心小学教联体获批“第二批省级教联体试点”。
“三维立体”即:我区通过城乡教联体、优弱教联体、就近教联体实现区域联动、共治推动、学制互动,从而实现全立体、全视域的教联体建设工作。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推动教联体工作实现师资同盘、教学同步、文化同系、培训同频、考核同制的“五同”基本目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联体建立起校际交流、多元互动的教育新机制,通过辐射带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下一步我区将总结、交流、推广教联体办学经验,实现“两争一出”,共创襄州教育品牌。
4月16日,在湖北日报客户端、襄阳网发表题为《教联体为乡镇教育赋能增色激活力》的报道;在《湖北教育》2023年4月期刊发表题为“加强融合 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报道;8月23日,在湖北日报客户端发表题为《襄阳市襄州区:“四位一体”融合式发展让优质均衡之花美丽绽放》的报道;11月9日,在中国教育报(纸质版)第一版发表题为《湖北襄阳市襄州区以教联体建设撬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找准“小切口” 服务“大民生”》的报道,推介我区教联体建设做法和经验。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是主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有待补充的问题。
改进措施:一是外建新园,和信清河城紫薇苑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可新增公办学位180个;车城湖景幼儿园和东襄华府幼儿园移交后,预计共新增公办学位450个。二是内挖潜力,对现有公办园实施改扩建,增配教师和玩教具,提升学位供给。三是招聘教师,2024年计划为公办园新招聘15名教师。
二是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进展较慢的问题。
改进措施:实施“白、灰、黑”名单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压实工作责任,有序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
三是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缺口依然存在,需要持续补充。
改进措施:一是坚持体艺教师内涵发展;二是每年持续招聘体艺教师。
特此报告。
2024年5月13日